第五十三章 郑庄公灭许(一)

    第五十三章 郑庄公灭许(一) (第1/3页)

    鲁隐公十一年(BC712)是息姑在世的最后一年。尽管本年度发生的事并不比往年多些,但我仍然将把这一年的历史用一个尽可能长的篇幅来叙述,使鲁隐公的名字能在本书中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

    这一年春天,滕侯和薛侯不约而同造访鲁国。这两个国家都很小,滕国的开国君主是周文王的第十四个儿子;薛国姓任姓,是个比商朝还要古老的国家,开国君主是夏朝的车正奚仲。

    小国之君的脾气都很大、说话音量高且喜欢做出咄咄逼人的姿态,也许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壮壮自己不大的声势,或者压压对方不大的声势。当司礼官为他们安排进见顺序时,这两位君主就为朝见的先后次序吵吵闹闹互不相让,就好像两个小孩子争论谁的爸爸更厉害一样:薛侯说:“我可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薛国在夏朝时就已经建立了,立国时间比你早了一千年!”滕侯反驳道:“我与周同姓,祖先是王室的卜正。薛国不过是庶姓,没有我的姓氏高贵,寡人不能排在你的后面!”

    他们的争执引起了鲁国人饶有兴趣的围观。后来隐公派公子翬劝解薛侯说:“您和滕侯屈尊来到鲁国,寡君感到十分荣幸。但是周朝谚语说:‘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那么就按周人的礼节来决定先后吧!

    “周人接待宾客的传统是以兄弟为先、异性为后,所以你只能排在滕侯后面了。寡君如果到薛国出访,也不敢与同往的任姓诸侯相提并论。如果您还愿意与寡君会面,寡君就为薛侯向您请求:请允许薛侯先于您面见寡君。”

    鲁国人这才平息了这场小小的纷争,那两位不太安静的君主完成出访任务便离开鲁国。郑庄公的使者不久之后又来到曲阜。使者邀请鲁隐公到郲地与郑伯会面,以商讨进攻许国的事宜。

    臧哀伯认为郑国人的要求太过分了,但是鲁隐公说:“鲁国不费一兵一卒取得了两座大城,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恩惠呢?鲁国受到恩惠,怎能不予回报啊?”

    两君在初夏时节到达郲地。郑庄公说,许国不恭王命,拒不出兵参加伐宋之联军;蔡、卫、郕三国都已经受到惩罚,下一个就轮到许国了;他已经与齐僖公达成约定,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