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齐楚争郑

    第一百二十七章 齐楚争郑 (第1/3页)

    鲁庄公十五年(BC679)春,齐、宋、郑、陈、卫五国于鄄城再次举行盟会。这次盟会的主要议题是如何建立一个以齐国为首领的、稳定的同盟体。建立同盟体的目的在于维护同盟国安全,发展同盟国经济。五国作为同盟体的创始国签订了盟约,鄄城之盟被认为是齐桓公建立霸业的开始。

    秋天,齐国、宋国、邾国出师讨伐郳国,原来郳国倚仗东夷诸侯的支持曾多次侵袭宋国。这次联合行动也算是同盟体对盟约(同讨不庭)的一次实战演练。

    郑厉公在复位之初屁股坐得不稳,他便装出一副宽宏大量、既往不咎的模样。但是他的反常的表现却引起人们更大的疑心和不安。人们认为:以复辟者狭隘刻薄的性情,迟早要对宿敌进行清算;他装得越是若无其事,报复手段就会越是残酷。

    郑人因此各怀心事,国内矛盾错综复杂;郑厉公需要把这种矛盾转移到国外去,并希望通过一场胜利来重振国威及获得郑人的支持。

    冬,郑国人趁宋军出征、国内空虚之际,悍然对宋国发动进攻。宋国由于毫无防备而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郑人虽然感到解恨,诸侯们却十分恼火。

    后一年(BC678)夏,宋国纠集了齐、卫军队对郑国进行报复。这次军事行动本在郑厉公意料之中,郑国人化解得也比较从容;郑厉公没有与联军正面对抗,而是表示愿意为之前的冲动行为承担责任,并遵守盟约的规定,服从齐国、结好诸侯。

    中原诸侯撤军不久,楚国人又来找郑国的麻烦了。

    前面说过,郑厉公占据栎邑时一直受到楚文王的支持。郑厉公复位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忙于处理国内矛盾,修复与中原诸侯的关系,结果忽略了楚人的存在。

    但是楚文王却痴痴地翘首北望,企盼着郑国人前来报恩。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乎石化的楚文王终于发现自己纯属自作多情:新郑城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