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齐桓公征山戎(二)

    第一百三十九章 齐桓公征山戎(二) (第3/3页)

如此。我提议把骑兵和步兵提到前面,把战车配置在队后。”

    齐桓公感到很不愉快,因为这种阵型有损于大国君主的尊严和华夏国家的形象;但是燕庄公以他多年和山戎打交道的经验劝他接受该方案。

    齐桓公没有正面回应燕庄公,而是向无终子询问关于孤竹的情况。无终子告诉他孤竹的地形地貌要相对开阔平坦,道路也比较宽阔。

    齐桓公清清嗓子说道:“既然从无终到令支需要走那么艰难的路,而且令支人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那么寡人认为不如先进攻孤竹。孤竹路程虽然较远,但开阔易行,孤竹的防守也比较薄弱。虽然齐国从来不惧怕任何强敌,但也不会随敌人所愿做无谓的牺牲。”

    然后他就下令进攻孤竹,并要求无终人规划出一条战车可以行进的道路。他就用这个办法巧妙地化解了大国面子与有效战术之间的矛盾。

    这个方案令在场人始料不及,自然也出乎敌人的意料。当敌人听说联军正在逼近孤竹时,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孤竹人也网罗了一批同盟者,他们散布在联军行进的路上,不停地对联军进行骚扰。联军的先头部队是无终的骑兵和步兵,他们借助兵力和武器的优势扫清了前进的障碍。

    孤竹城的南面有一道宽阔的山口,山戎就在这里摆开阵势迎击联军。他们把骑兵摆在正面,步兵一部分布置在骑兵后面,另一部分布置在山口两侧的山坡上;由于冬天树叶都掉光了,联军可以隐隐望见山坡上的敌人。联军一方由无终军担任前锋;齐国中军为主力,上军作为机动部队;燕师被分配到两翼;其他辅助部队则爬到两侧的山上去,准备进攻布置在山坡上的敌人。

    这是一场实力极不对称的战斗,齐国的上军甚至没来得及参战、联军就把敌人推到城里去了。孤竹的西面是一条小河,河与西城墙之间空间狭窄,不适于扎营。联军便顺势围住了都城南北东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