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葵丘之盟(一)

    第一百八十八章 葵丘之盟(一) (第1/3页)

    鲁僖公九年(BC651)春,宋桓公去世了,太子兹父即位,是为宋襄公。

    在宋桓公众多儿子之中,公子目夷(字子鱼)是最年长的。宋桓公病重时,太子兹父一直在病榻前守护父亲,并且屡次请求他将君位传给目夷;太子说目夷不仅年长,而且以仁爱之心闻名于国。宋桓公被兹父说得动了心,就把目夷召来,准备册立他为太子。

    但是目夷回答说:“无私才是仁爱的表现;能够把储君地位让给他人的,才是最大的仁。在这一点上,儿臣愧不能及;况且废嫡立庶是天下大忌,于国不顺。父亲要是再逼迫儿臣,儿臣只好流亡他国了。”他说完就快步退出去了。

    宋国作为殷商遗国,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都被诸侯当做另类看待。宋微子后来发现,诸侯对宋国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加以恶意的猜测。微子于是说道,诸侯没有错,宋人也没有错,错的是武庚、是三监;宋人应当向王朝表明宋国没有侵略性,并且永不叛周。他又告诫继任者,行事一定要小心翼翼、战战兢兢,不得作出任何出格的事。

    就这样,宋人为了消除周人对自己的斜视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数世之后,人们已经淡忘了前代的历史,不再谈论纣王的邪恶凶残、武庚的恩将仇报;宋人觉得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周人的社会,于是便逐渐放开手脚,做一个正常国家应当做的事。

    宋国在入春秋前灭掉郜国,又与强大的鲁国打得难舍难分,并且占了上风。入春秋后,宋殇公又招惹上郑庄公,双方各自纠集盟友进行了十年战争;此后宋国无论干什么事都没有人觉得不正常了。

    宋桓公还是公子时就怀有远大的抱负,他在即位后便开始着手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