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怀公失秦,重耳夺位(八)

    第二百二十六章 怀公失秦,重耳夺位(八) (第1/3页)

    当年重耳从白狄出发东行时,小人物头须带着他负责看管的财物半路逃走,以至于重耳大人和随从们一路上竟然靠要饭才到达齐国;时至今日,人们回忆起当年的遭遇的窘境还对他耿耿于怀。

    但是那个窃逃者并没有将财物据为己有,他秘密回到绛都,用那些财产向大夫们提出请求,请求他们能够帮助重耳重返晋国。

    现在,那个小人物主动送上门来,请求文公接见。文公当时正在洗头,他很不客气地下令把头须赶走。但是头须对传话者说:“人在洗头时大头朝下的,所以心是颠倒的;心脏颠倒;表达的意思就是相反的,所以才不见我。臣在国内保卫社稷,在国外为羁旅之仆,何必因为臣逃回来就要受到责难?一国之君与匹夫结仇,感到恐惧的人会非常之多。”

    晋文公把头须召进来,这才得知他逃跑的真相。文公随后给了他一个负责宣传的官职,头须便满世界地赞扬文公的宽容和美德;他现身说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号召唤流亡者返回晋国。

    文公对待反对者的宽容政策起到了显着的效果,大量的流亡者返回国内,国内的人心也稳定下来,他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国人;罪行不大或只是受到牵连的人都没有受到惩罚,甚至连吕、郤家族中没有参加叛乱的血亲也得到了赦免(郤芮的儿子郤缺的故事将在后面叙述);国家局势迅速恢复正常,文公也得到了绝大多数晋人的拥戴。

    文公接下来便开始处理后宫之事。他首先把留在白狄的患难伴侣季隗召回来,白狄子送回了季隗,却留下了她的两个儿子伯修和叔刘。晋文公对此表示同意(当年骊姬在太庙中、跪在晋国历代先君的神主前,诅咒国内的一切成年公子不得好死,除非他们流亡国外。从那时开始,晋国的公子们成年之后都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