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晋平王乱

    第二百二十九章 晋平王乱 (第1/3页)

    晋文公用怀柔的策略迅速稳定了局势,并牢牢握住君主大权。他在听取关于官员任职情况的汇报时,发现许多祖先功勋卓着的氏族已经被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前大司空士蒍的儿子士谷、荀息的儿子荀逝敖都被赶回家种地去了;韩简也被剥夺了禄位,因为他在庆郑被斩首时流下了眼泪。

    晋文公下令把三人和其他受到排挤的名臣义士召回来,给了他们适当的官职,并准备在适当的时机提拔其中有能力的人。

    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晋文公建立了一个立法小组;爰田制和州兵制等有利于国家的制度被保留下来;盘剥国人、阻碍发展的严刑酷法则被废止。公室又吸取了齐国“君主死,法度废”的教训,加强了司法官(太傅)的权力,并把献公末期实行的流放群公子的敕令法律化;从此以后,晋国太子再也不用担心遭到兄弟们的谋害了。

    晋文公曾对大夫们说,上天帮助自己夺位,绝不是为了让他像其他君主那样享受权力、美酒和女人的;上天一定是认为他能够成就大事,才肯垂青于他;这件大事便是使晋国称霸华夏;所以他要在有生之年带领晋国建立霸业,用以报答上天的恩惠。

    冬,王室大夫简师父前来乞师。狐偃说:“国民还不知大义,不能安居乐业;出师勤王是教导国民知大义的极好机会。”

    鲁僖公二十五年(BC635)春,晋军集结完毕;这时秦穆公也应王室的请求率领秦师到达河上。狐偃认为,晋国如果希望登上华夏霸主的宝座,就不能允许他干扰自己的计划。晋文公即刻把胥臣派到秦军营中去,以说服秦国退兵。

    胥臣说:“匡扶王室的确是全天下诸侯的使命,但是天王向秦国寻求帮助却显得很不明智。外臣之所以这么说,不仅是因为王室与秦已将近两百年没有交往;而且因为秦军长途跋涉、虽能战胜却劳民伤财;国土不能增长一分,士卒战死却没有回报,本土还要担心邻敌进犯。

    “天子由于寡恩才落到今日的田地,现在又不顾及大国的负担扰动民生,君伯应当考虑下出师是否值得。而寡君为报答秦君扶助的恩德,愿意代替大国完成使命。”

    秦人内部本来就对出兵问题持有分歧,秦穆公听到晋人的劝说又变得犹豫起来。在他召集的紧急会议上,反对出师的大夫们认为,晋国人绝不会好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