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城濮之战(八)

    第二百三十八章 城濮之战(八) (第1/3页)

    第二天东方泛白之时,两军便开始列阵待战了。

    城濮一带地形复杂多变,既有可以进行大规模的车战、步战的平原,也有植被茂盛的、可以埋伏奇兵的丘陵和高低不平的台地沟壑。

    楚军方面,成得臣以西广、东宫卫队和若敖氏六百人为中军,斗宜申率左军,斗勃率右军,陈、蔡两**队同归斗勃指挥。晋国方面的三军则完全打乱了部署,晋文公没有亲自参加战斗,而是退到附近的山顶上“凭栏观看”。

    子玉叫道:“听我的命令!今日之后就不会再有晋国了!”他命右军首先发动进攻。右军虽然人数最多,战斗力却最弱。陈、蔡两军的加入,解决了很多没有他们参战时不会出现的麻烦。右军出击的目的只是试探敌人的战斗力,并把晋下军引出来。

    楚人的想法是:一旦晋下军攻势过猛,右军就立即主动撤退,然后中军就会出击,与右军夹击敌人。这是一个相当大胆的策略,子玉敢于冒这个险,是因为他料定晋中军担负着保卫晋文公的重任,必然不敢轻易出动,那么楚军就会抓住时机击溃下军。下军一旦溃败,楚三军压上,晋国必败无疑。

    但是晋军的战法从开始到结束都不是楚国人想象的那样。首先,晋文公没有出战,他带着卫队退到军营后方的高地上。其次,晋国中军的一半和下军的一半被调到右翼,用来加强上军的力量。这样一来中军就只剩下一半的兵力,下军也是不完整的。但是晋军在调动时很好地掩饰了自己的动作,楚国对此毫不知情。最后,晋人把齐师调到左翼,把秦师调到右翼;这个行动却是公开进行的。

    楚右军推进到离晋下军不远的地方时,胥臣的半个下军和齐师出击了。胥臣这些天一直在搜集虎皮,当他感觉虎皮数量还是太少时,就在一些布匹上绘制虎皮的条纹并做了一些假虎头。临战时,他把虎皮蒙在最前排战车的马背上,把虎头固定在马头上。

    晋国的战马已经训练得不怕虎皮了,但是敌人的战马看见一排恶虎驾着战车飞奔而来,顿时惊骇不已,不停地“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