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崤之战(一)

    第二百四十八章 崤之战(一) (第1/3页)

    鲁僖公三十二年(BC628)注定是需要着重记叙的一年。在这一年中,郑文公和晋文公相继去世,正是因为这种巧合,才使得秦穆公天真地认为自己可以趁晋国大丧之际在郑国建立一个亲附秦国的政权。但是令秦穆公所料不及的是,晋军果断出击,在崤山全歼出征的秦军,造成了春秋史上秦国遭受的最大规模的灾难。

    本年四月,郑文公寿终正寝,太子兰即位,是为郑穆公。郑文公在位长达四十四年,在此期间,郑国经历了齐楚争霸和晋楚争霸两个重要时期。

    郑厉公去世后,在齐楚交相压迫下,郑国彻底沦为二流国家;郑国的对外政策发生根本性转变,由主动扩张转为被动防御。郑国就像一个招蜂引蝶的女子,成为恶棍们争风吃醋的对象;郑国无法实现独立的国家诉求,只得在大国之间左右摇摆。

    齐国衰落后晋国崛起。晋人立公子兰后,秦人对晋人耿耿于怀,晋人则视秦国安插在郑国的那支军队为眼中钉。尽管两国都不释怀,但是谁都不愿意主动发难,双方达成了微妙的妥协:高层间的接触虽然中止了,其他方面的交往却还在正常进行。

    郑穆公上台后,郑国开始执行积极的亲晋政策,不过他也没有破坏与秦国的关系。尽管晋人多次暗示他将戍守郑国的秦军驱逐出去,但是郑穆公还是装作听不懂的样子,丝毫不为所动。

    直到此时晋文公才发现,这个曾经对自己言听计从的落魄公子,原来也是个非常难对付的角色:公子兰的面子活儿干得十足,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内心却非常顽固,谁也无法左右他的思想。

    冬十二月九日,一代枭雄晋文公重耳薨于正寝。太子即位,是为晋襄公。重耳十七岁被骊姬构陷出逃,他在白狄流亡了十二年,又在齐国居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