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令尹子上之难(一)

    第二百五十二章 令尹子上之难(一) (第1/3页)

    晋襄公为胜利归来的军队举行了盛大的入城仪式。在吊唁过先轸之后,晋襄公用三命之服命先且居为中军将,以纪念先轸对国家的卓越贡献。

    但是这个决定遭到大臣们的普遍质疑:其一、任命的理由本身就不充分,晋襄公完全可以用增加先氏的封邑来代替加封爵位;其二、先且居只是个下大夫,对于治国用兵,他既没有资历也没有经验。

    但是接下来的封赏,大家还是比较认同的。晋襄公用再命将先茅的封地赐给胥臣,因为他举荐了郤缺。最后,晋襄公以一命之服命胥臣为卿,又把冀邑返还给他。但是按照一军两卿的设置,晋军只有五支,却出现了十一位卿士,所以郤缺只有卿之名而无卿士之权,他必须等到其他人的位置空出来,才能取得相应的军权。

    子玉战败自杀后,蒍吕臣成为楚国新一任令尹。楚人普遍认为,正是因为蒍吕臣没有什么远大志向,也没有以牙还牙的血性,而楚国又需要一段蛰伏期,所以楚成王才把那个职位授予他。

    楚国人对蒍吕臣评价一般,认为他太平庸了,但是新令尹并非如国人口中评价的那么不济。蒍吕臣的长项是搞外交,在他的建议下,楚成王于鲁僖公三十二年春向晋国派出了一个使团,晋文公随即派阳处父到楚国回访;就这样,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阳处父与楚国卿大夫们做了广泛的交流,他分析了楚国政局的走向,推测出斗勃将会成为下一任令尹,因此他着重加强了与斗勃的关系。斗勃则谨慎地接受了阳处父的友谊,但是两人的交往却被楚太子商臣做了十分恶意的解释,他还不停地向楚成王灌输自己的解释。

    蒍吕臣完成历史使命后就去世了,楚国的蛰伏期也宣告结束,国家继续走上扩张之路。楚成王认为:子玉已死,现在能够担当起击败晋国重任的人唯有子上。于是他便任命斗勃为下一任令尹。

    晋国箕战胜白狄后,列国使者纷纷前来道贺;但是许国人仍然“顽固”地站在楚国一边,没有丝毫举动。晋国人心中恼火,先且居说:“不拿许国开刀,晋国霸主地位不保!”然后晋国人便纠集陈、郑两**队包围了许都。

    楚成王在一次朝会上说:“晋国那位天选之君已经一命呜呼了。上天为什么这么快就把他带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