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穆王驾崩、庄王即位(二)

    第二百六十九章 穆王驾崩、庄王即位(二) (第1/3页)

    当年七月,楚穆王把郑穆公和陈共公召到息县,要求两国出师配合楚军伐宋,然后又把麇子召来。麇国故地在今陕西白河,是个子爵小国。八月,联军浩浩荡荡开到商丘城下。

    这一年是宋昭公三年,宋国公室动荡、君臣不和;楚患当前不但没有把宋人凝聚在一起,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混乱。

    面对此种情况,大司寇华御事说:“与其等楚国削弱我国,不如对楚国主动示弱,何必等着敌人逼迫?公室不强,国民何罪?”

    宋国人打开城门,把楚国人迎接都城;宋昭公站在楚穆王身边听取他的命令。

    此时已经是冬季,楚穆王说:“不谷听说孟诸是个不错的猎场,陈侯、郑伯正巧也在,咱们就去孟诸打场猎如何?”

    宋昭公不敢不从,他引导各国君主来到孟诸。结果在打猎期间发生的一起事件竟然引发了十几年后的楚宋大战(楚人羞辱宋昭公事件过程将在楚庄王伐宋篇进行详述)。

    楚穆王十年春,楚师进攻麇国。原来在楚穆王去年召集的伐宋盟会上,麇子受到大夫的蛊惑,竟然在某天夜里带着军队逃跑了。

    楚师在房渚击败麇师,麇人随即缩进城市里不出来了,楚军数量不足以攻城,只好撤退。楚穆王见不能使麇人屈服,又命潘崇的儿子潘党率师再次伐麇,楚师这次攻克了锡穴,麇人被迫求和。

    楚穆王十一年,楚国出师进攻群舒。

    在以今安徽舒城为中心、北到淮河、南至长江、东达泗洪的广大地区盘踞着数个偃姓小国,这些小国多以舒为国名,如舒鸠、舒庸、舒蓼、龙舒等,所以被称为“群舒”。

    殷商时期,群舒的祖先一直居住在中原,直到武王翦商后才南迁到春秋时的居住地,并成为淮夷的一支。

    历史进入春秋时代后,群舒逐渐成为齐楚争夺的对象。春秋前期,徐国(今泗洪南,淮河北)一直控制着群舒,齐桓公便通过征服徐国取得了对群舒的控制权。后来楚穆王接连灭亡江、六、蓼三个淮夷国家,从而打开通往群舒的大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