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楚庄王灭庸(二)

    第二百八十五章 楚庄王灭庸(二) (第1/3页)

    斗椒首先发言,他说:“摆在面前的现在有两大难题,一是粮食,二是叛军。虽然各地都有粮食运来,但谁知道什么时候到呢?到处都是匪寇,谁能保证在路上不出意外呢?都城的储备不到一个月了,如果粮食运输出了问题,恐怕楚人就得吃人了。到那时不用叛军攻城,我们自己就把自己吃光了。

    “国都城墙破败不堪,房屋多有倒塌,人民饥饿疲病,已经没有继续留住的必要了,所以我们应该放弃国都,向北迁到阪高(长坂坡附近)。阪高地势险要,城墙高大,粮食充足,我们可以在那里休养生息抵抗蛮夷。等楚国度过了这个难关再考虑以后的事情吧。”

    斗椒的言语充分暴露了他的私心和野心:因为阪高一带是他的势力范围,而把国王至于自己的控制下总是有好处的。

    成嘉赞同斗椒的提议,他倒不是有什么野心(成嘉已经不需要野心了),只是因为他认为这个方案比较切实可行、能保证王室的安全。成嘉首肯后,斗椒的党羽和一贯趋炎附势的大夫们也都纷纷赞同。

    但是楚庄王的老师蒍贾却极力反对:“楚人能到达的地方,敌人一样可以到达;咱们可以到阪高去,敌人也可以。通往阪高的路泥泞难行,都城内几十万国人迁过去要花费多少时间,耗费多少国力,路上要死多少人?

    “成王十二年(BC660),卫国人在赤狄的进攻下放弃都城被迫南迁,赤狄一直追击到黄河边。十几万的卫人,最后逃过黄河的只剩下七百三十人,如果不是齐桓公出师拯救,卫国将不复存在。

    “现在国人数量更多,而且疲病饥饿,道路难行;匪寇多是骑兵,往来迅捷,迁民无异于驱绵羊入群狼,如此才是亡国之道!

    “我泱泱大楚立国四百余年,比现在还要严重的事态也出现过,但是从来没有向外邦蛮夷屈服过。丹阳就曾被蛮族攻陷过两次!先君宵敖率领国人在墙头屋顶上、在王宫里、在太庙中奋力抵抗,死战不降,连妇人和童子也表现出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