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 邲之战(三)

    第三百一十八章 邲之战(三) (第1/3页)

    荀林父说:“我们既然来不及救郑,就不要再去扰乱郑人了。郑国虽然与楚建立同盟,但也是被逼无奈的,我们明年再来讨伐郑国也不迟。”

    士会说:“我赞成。出师前我们只占卜救援郑国,却没卜与郑、楚开战,而且也没有做好开战的准备。我听说:‘用兵要相时而动’。楚国的德刑、政事、典礼没有改变,我军是不可以对楚军作战的。

    “讨伐背叛的用刑,怀柔臣服的用德,这两点楚国做到了。楚军去年入陈,今年入郑,士卒不疲惫,国人无怨言;国内农工商贾不因战争受到冲击,人民安居乐业,政事也做到了。蔿敖用令典来治理国家,百官都能各司其职,军政不戒而备;楚君用制度选拔官员,贵贱有等,长幼有序,典礼也做到了。

    “这样的军队怎么可以和他作战呢?用兵讲究‘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兼并弱小的,进攻昏昧的,才是战争之道。我们还是回国重整武备吧,虚弱昏昧的国家那么多,何必专伐楚军呢?”

    先縠跳起来叫道:“不行!晋国之所以成为霸主,就是因为师武臣力。大敌当前却不敢作战不能称之为‘武’,失掉了郑国却不能夺回它不能称之为‘力’。霸权从我们这些人手中失去,我们还不如去死!

    “出师前确实只占卜救郑,但是救郑就不用对楚军开战了吗?现在听说大敌当前就害怕了,那还是大丈夫吗?出师时是三军统帅,回去却被耻笑为娘们,你们能忍,我不能!我要独自出战!”说完他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像着了魔一样冲出去了。

    先縠返回驻地后立即将部属集合起来,然后带着这支军队渡过黄河。对于副手公然抗命的行为,荀林父束手无策,竟然无力阻止。

    晋国本届内阁问题多多、矛盾重重。而大夫们各自为政、正卿没有威信是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