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六章 晋平戎周

    第三百四十六章 晋平戎周 (第1/3页)

    鲁宣公去世后,太子黑肱继位,是为鲁成公。鲁成公年幼,登基时只有四、五岁,国政便完全掌控在季文子手中。

    鲁宣公十七年之时,周王室与盘踞在济源一带的茅戎发生了纠纷。茅戎于是派使者到成周去,希望用外交手段解决此事。

    但是一贯傲慢自大的周人却告诉对方:“周天子是全天下的王,王人怎么会和你们这些野蛮的臣隶进行磋商?你们只要恭敬地执行王人做出的命令就可以了。”

    茅戎上下大怒,随即对周人大打出手,王室也不甘示弱;双方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乎。虽然每次战斗的规模都不大,但是争端却持续经年,给京畿地区造成了极大的不稳定。

    周王室渐渐感到力不从心。鲁成公元年(BC590)春,王室希望与茅戎议和,可是又不肯放下没人在乎的臭架子,于是请晋人来调停争端。

    三月初,周、茅戎、晋三国在徐吾氏部落所在地进行会谈,冲突双方都打算借着晋国的坡下自家的驴,但是又不肯轻易做出让步;因此谈判历经数日,结果仍不明朗。

    当时三**队各自相距十里,形成了一个等边三角形的顶点,谈判地点则在三角形的中心。

    周王室的谈判代表是刘康公,他是个面带忠厚、心藏狡诈的人物。刘康公见茅戎军防守懈怠,决定趁机消灭敌人。他认为如果一战得胜,也就不必再与对方大费口舌了。

    内史叔服劝道:“背盟而欺骗大国,必然失败。背盟不祥,欺骗大国不义;神和人都不会帮助我们,我们将依靠什么取胜?”

    刘康公说:“那么请你把你的神请出来,我来问问他,我们应当怎么做他才会帮助我们?至于晋国人,他们不会站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