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下宫之难(一)

    第三百六十章 下宫之难(一) (第1/3页)

    关于赵朔之死和赵武的成长史,《史记》是这样记载的:“晋国大夫屠岸贾设计陷害赵朔,晋景公受到蒙蔽(或者有意为之),下令尽灭赵氏一族。赵朔的妻子是晋景公的姐姐,晋景公不忍加害于她,便将她软禁在宫中。当时赵姬即将临盆,晋景公放出话来说‘生男孩就杀。’赵姬果然生了男孩,取名赵武。赵姬在程婴的帮助下用“手套换兜子”之计将赵武送出宫去。程婴将赵武带进深山并将他抚养成人,赵武成人后终于返回晋国,将仇人赶尽杀绝。”

    这篇《赵氏孤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千古佳作,同时开创了中华复仇式武侠文学的先河。但是不知司马老先生依据哪些史稿写出了这样的英雄浪漫主义的名篇,而《左传》的记载则完全不是这样的。

    原来,赵衰追随重耳流亡时娶了赤狄战俘并有了赵盾;晋文公登基后又把自己的女儿赵姬嫁给赵衰,赵姬生下赵括、赵同和赵婴齐。

    兄弟们长大后,赵括、赵同依仗自己的高贵血统和君主的宠信变得骄横狂妄;赵婴齐则则保持着谦和内敛的性情。兄弟俩拉帮结伙搞事情的时候,赵婴齐也很少参与其中。如此一来,两人便视赵婴齐为异己,而不再将他当做兄弟。

    两兄弟素来看不起赵盾,看不起他那卑微的出身、看不起他由于风吹日晒变得黑红的脸庞和怪声怪调的、带着浓重白狄味的口音。

    后来,赵盾升为中军将,兄弟俩的嫉妒心就开始大爆发:不但因为他平步青云,地位远超两人,而且因为他占据了赵氏的卿士名额。除非赵盾死,否则两人基本没有机会成为卿士。

    晋成公即位后,公室设立公族制度。赵盾虽然把赵氏的族长让给赵括,但是又将自己的一支改为“旄车氏”,这就意味着两人永远无法以赵氏的身份从旄车氏手中继承卿位。

    赵朔在灭潞战争中壮烈殉国后,兄弟俩竟然换上节日的礼服、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