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平公逐华弱

    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平公逐华弱 (第1/3页)

    鲁襄公六年(BC567),宋国发生了一场小小的内乱。

    原来,宋国的华氏与乐氏同为宋戴公后人;华弱与乐辔两人的母亲本就是好姐妹,两个孩子年龄又相仿,因此华弱和乐辔自幼便在一起玩耍,后来又一起读书、一起训练,成人之后又一起同朝为官。血缘相近与过分的亲近感使得两人将对方视为最亲密的伙伴,于是两人说话、做事一直随随便便,从不顾忌对方的感受。

    两人随意过了头,结果仅仅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结下怨恨。由于这种怨恨产生于极不理性的情绪,所以就特别难以化解。

    六年前,大司马老左于死于彭城之役中,当时华弱和乐辔都是继任者的热门人选。华元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向宋平公提议由能力平平但处事谨慎的华弱担任大司马。

    乐辔几乎气炸了肺,他说:“如果任命那个窝囊废为大司马,那可真是宋国敌人的特大福气。这下宋国人的战败经验将会是全天下最丰富的了!”

    华元听到这些话很不高兴,他要求大司城乐喜对乐辔进行严加管教。乐喜找到乐辔,刚刚劝了他两句,乐辔就打断他的话说道:“论地位,你是乐氏族长;论年龄,你是我的堂兄;你发出命令我当然要服从。但是这件事涉及到国家社稷,所以我绝不会收回说过的话!华弱一定成为宋国的灾难,我也决不允许他坐在朝堂上祸害公室!如果你站在华氏一面,就是与我为敌,我也将把你视为与华氏同样的人。”

    乐喜惹不起那个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和他所代表的势力,只好摇摇头离开了。

    本年春天,宋国边邑突然冒出一伙流寇。流寇犯下几起震惊宋国的答案,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杀人越货,搞得边民白天只有凑上十数人才敢出门,晚上干脆几家挤在一起过夜。

    大司寇怒,他派出数个数支军队去消灭流寇,其中一支便由乐辔指挥。乐辔的运气非常好,他在出发的第三天就碰到了那群倒霉蛋。乐辔一个冲锋就将流寇们镇压了,他只留下一个年龄尚轻的活口,把剩下的人全部就地枭首。

    乐辔发出安民告示,然后就带着俘虏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