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郑难未已(一)

    第四百一十六章 郑难未已(一) (第1/3页)

    前面说过,陈国的庆氏兄弟勾结楚国人耍了个小把戏,结果就把陈哀公从诸侯大会上骗回来了。陈哀公在国内停留了两天,然后马不停蹄的赶到楚国去了。他匍匐在楚共王面前,泪流满面,恳请他把公子黄还给自己;楚共王和颜悦色地把他扶起来,说一切都好商量。两人进行了歃血仪式,陈哀公宣誓永不叛楚,楚共王把公子黄交给他带走。

    晋悼公大怒,诸侯们则深感忧虑。公子騑消灭了政敌之后的第十天便收到入侵蔡国的命令。晋国人的作战方案是首先切断蔡与陈的联系,以阻止蔡国救陈,然后再兴兵伐陈。

    公子騑立即征集了一支军队,把指挥权交给公子发和公孙辄(公子去疾的儿子,字子耳)。两人率军一路南侵,数日后包围了蔡国的一座边邑。

    蔡景公命大司马公子燮领兵抗敌。公子发把军队分为两部分,一支分由公孙辄率领进攻边邑,另一支由他率领埋伏在蔡军救援的必经之路上。

    公子燮过于自信了,他以为郑人在自己的国家里施展不出什么手段,于是下令“全速进发”,声称要把郑人“赶进颖水里喂王八”。结果那支如同奔命的军队就在通过一处险地时遭到公子发的伏击。蔡国人当时跑得吐了血,连挥舞兵器的力量都没有了。

    公子发不愿多杀人,他下令对失去抵抗能力的敌人不要杀伤,结果俘虏了敌军的指挥官和大批士兵。

    郑军随后攻占了蔡国边邑。郑军大胜而归,公室内外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国人们分享着战利品,大夫们弹冠相庆。

    在一次庆功宴会上,大夫们不停向公子发敬酒,恭喜他取得了重大胜利,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这时从某处角落里传出了一个年轻的声音:“小国没有文德却建立武功,这个祸闯大了。楚国人一定会来讨伐我国,到那时我们能选择屈服吗?不服就要受攻,屈服则晋兵必至。然后开始下一轮的屈服、挨打。晋、楚交相伐郑,没有四五年,郑国是没法获得安宁了。”

    大夫们循着声音望去,见说话的竟是子国那刚刚行完冠礼的儿子公孙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