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楚共王崩

    第四百二十八章 楚共王崩 (第1/3页)

    鲁襄公十三年(BC560)春,鲁国的一个叫做“邿(今山东济宁东南)”的附庸发生了内乱。原来老邿君于去年冬天去世了,他那三个不争气的儿子谁也不服谁,各自纠集了一帮党羽展开混战。但是三人势均力敌,谁也不能取得优势,最后只得各自割据了一方地盘互相对峙。

    三兄弟中有个叫子鱼的自恃与季武子有些交情,他便派人到鲁国求救。季武子大喜,他说:“齐国先大夫有话:‘推亡固存,天之道也。’邿乱而来求我,正是上天要我来灭亡它呀!”

    季武子马上领着他的军队、在子鱼的引导下开进邿城,鲁军和子鱼没费多大力气就消灭了两个兄弟的武装;然后意犹未尽的鲁军又把兴高采烈的子鱼镇压了。季武子把俘虏和战利品献给鲁襄公,鲁襄公就把邿城“赐”给他了。

    与此同时,在晋国却发生了两件令人悲痛的事:智罃和士鲂先后去世了。智罃突然发病卧床不起,以至于无法带着儿子进宫面君;晋悼公便亲自来探望他。智罃的嫡长子去世较早,亡子只留下一个年幼的儿子名叫智果。智罃把智果召来,要他向晋悼公稽首。智罃操着含糊不清的语言,向晋悼公表明,这个小孩子就是智氏的继承人。

    但是当晋悼公向他征求中军将的继任者时,智罃却眼睁睁地望着晋悼公、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晋悼公从智府出来后又赶到士鲂家去,结果发现士鲂的继承人年龄比智果还小。

    两位卿士去世后,晋国人在绵上举行大蒐礼,以重新排定卿士们的顺位。

    晋悼公决定任命士匄为中军将,士匄本来就是中军佐,晋悼公认为这样中规中矩的命令不会引起卿士们的不满和争心。

    但是士匄却推辞说:“臣之所以能够辅助智伯,只是因为臣比较熟悉智伯,习惯于与他共事罢了,绝不是因为臣有才能。伯游(中行偃)年长,能力又超出臣许多,请立伯游。”

    中行偃最终升为中军将,他先前担任的上军将就空出来了。晋悼公命韩起为上军将,但是韩起却推荐了赵武;晋悼公又命栾黡为上军将,一向狂傲自负的栾黡也表现出恭敬的神态说:“臣的才能不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