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孙林父驱逐卫献公(一)

    第四百三十二章 孙林父驱逐卫献公(一) (第1/3页)

    这一年,卫国爆发了一场巨大的内乱,其原因来自于卫侯与孙氏已经沉淀了两代的陈年积怨、来自于卫献公和孙林父两人那刻薄而不能容人的狭隘心胸。

    本年是卫献公十八年,卫献公在执政前几年的表现还算中规中矩,他在处理政务之余只是把精力用在打猎、宴饮、操劳后宫之事上;君臣老死不相往来,各玩各的,谁也不妨碍谁。

    但是两人的关系后来却被定姜扯到了一起。

    原来卫定公去世时定姜正值绮玉年华,卫献公则年富力强;除丧过后,卫献公便占有了定姜,他对定姜那炽烈的**似乎永远也发泄不完。但是在另一面,他的**却带着极大的报复性;这是因为定姜在卫定公葬礼上说了一些令卫献公感到颜面扫地的话,而那些话恰恰说出了大夫们的共同心声:“先君为什么不立公子鱄(子鲜)为君呢?”

    定姜在卫献公的暴虐欺凌下几欲自杀。但是在她人生最为黑暗的时刻,孙林父悄然来到她的身边,给她关怀与慰藉,陪伴她度过一个又一个屈辱难熬的夜晚,鼓励她坚强地活下去。在孙林父的支持下,定姜决定发起反抗;她给哥哥齐灵公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制止卫献公的无耻行径,不要使齐国公主毁在一个变态的恶棍手里。

    这封信发挥了关键性作用,齐灵公马上把使者派到卫国去,将卫献公大骂一通,并称如果他再敢羞辱先夫人,就让他尝尝齐太公子孙的雷霆手段。卫献公畏惧齐国人,又觉得报复得已经很充分了,这才暂时放过了定姜。

    此时卫国公室的核心人物是孙林父、宁殖(宁惠子)、子鲜、子乔、子伯、子皮等大臣。其中孙林父与宁殖为一派,卫献公与子鲜等亲兄弟们为一派。

    后来,子皮在一次宴会上往事重提,谈起齐国人的狂妄无礼和孙林父的有恃无恐;那些话又揭开了卫献公心灵上的旧伤疤。卫献公当时已经喝得半醉了,酒精的强烈作用把他藏在内心最深处的屈辱勾出来了;他不禁拍着桌子大骂齐灵公,扬言再见到他就要把他的脑浆打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