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臧孙纥论缉盗

    第四百五十三章 臧孙纥论缉盗 (第1/3页)

    孟献子去世后孟庄子继承了父亲的禄位,当时叔孙豹为上卿,季孙宿为亚卿,仲孙速为少卿。叔孙豹老成持重,行事老道;季孙宿年轻气盛,事事争先,喜欢出各种风头;仲孙速遇事从不动脑子,只喜欢用武力解决。

    叔孙豹不想挡季武子的道(他也挡不起),于是除了必须由上卿亲管之事,把其余能立功的事大部分交给季武子去办。

    平阴之战结束后,季武子将缴获来的兵器融化后铸成了一口钟,又在钟刻上铭文,名为标榜鲁军的战绩,实为标榜自己的功劳(因为铭文上着重记叙了他所领导的中军的功绩)。

    臧孙纥说:“夫子的所作所为恐怕不合周礼。刻制铭文有一定规则:天子记载恩德;诸侯记载合于时的功绩;大夫则记载功劳。

    “夫子记载功劳,等级就太低了;记载功绩,则又借助了诸侯的力量;说合于时,则又妨碍民时,刻那些铭文还有什么意义?况且大国讨伐小国才会用战利品铸成彝器,篆刻铭文以昭示明德而惩戒无礼。

    “如今我国借他国之力救国家于危亡之中,记载这种事有什么意义?况且小国侥幸战胜大国,又张扬缴获的战利品以激怒大国,真是灭亡之道!””

    季武子不听,他把铜鼎放在家庙中,任何国家的贵宾都可以在那里看到;季武子就这样一直刺激着齐国人的神经。

    鲁襄公二十一年春(BC552)春,鲁襄公到晋国去朝见晋平公,对晋人将邾国的大块土地划给鲁国表示感谢。

    鲁国的好运气仍在继续。鲁襄公回国不久,邾国大夫邾庶其派来的一个密使悄悄找到季武子,向他递交了主人的亲笔信。

    信中写道:“庶其始终致力于发展邾鲁两国友好关系,但是我的无私却被太子等反鲁先锋解释为卖国求荣。如今邾鲁结好,国家安定,本是有利于两国人的好事,太子却诋毁我说是‘靠着割地求荣’才得到的。寡君已经老迈不堪,太子即将接管权力,我已经无法继续在邾国生存了!

    “如果夫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