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申城之会与庆封之死(一)

    第五百二十二章 申城之会与庆封之死(一) (第2/3页)

上跟他争夺天下吗?”

    晋平公余怒未消道:“晋国有‘三不殆’,哪国敢与晋国抗衡?晋国国险又多马,齐、楚多灾多难;有此三者,什么样的战争打不赢?”

    女叔侯说:“恃仗险地与战马,而借助齐、楚的灾难不是‘三不殆’,而恰恰是‘三殆’!纵观天下,四岳、三涂山、阳城、太室山、荆山、终南山都是九州险地,却分属不同国家。冀北之地是繁育战马的绝佳之地,却没有大国存在。因此恃仗险地与战马,不可以保有国家,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所以先王务修德音以侍奉人民和鬼神,没听说过依仗险要和武力的。

    “邻国的祸患也不值得期待:国家或者因发生祸乱或者加固社稷,开疆启土;或者因和平无事而丧失国土,失守宗庙。期待灾难又有什么意义?

    “当年齐国发生公孙无知之乱,齐桓公最终得以登基,齐国至今依赖桓公的余荫。晋国发生里克、丕郑之乱,结果得到了文公,晋国至今仍为盟主。卫国、邢国没有动乱,却被赤狄灭亡。因此他人的灾难,不可以觊觎。

    “君侯如果恃仗所谓的‘三不殆’而不修德政,挽救国家还来不及,又怎能成功?君侯还是同意楚人的请求吧!纣王**,文王惠和;商因此灭亡,周所以兴起。西周哪是因为诸侯才得到天下的?”

    晋平公这才点头同意,他命叔向对伍举说:“寡君因为社稷之事繁杂,所以才没有亲自到楚国去。楚君实际拥有诸侯,又何必屈尊到此来请示寡人?”

    伍举又请求与晋国通婚,晋平公也准许了。

    在伍举出使晋国的那段时间里,楚灵王一直惴惴不安。他觉得自己如果是晋侯,肯定会拒绝对方的无礼要求;到那时自己应当作何反应?“偃旗息鼓是不可能的;一意孤行能够成功吗?难道要重新点燃战火?最后一点倒是最简单易行的。至少郑伯和许男还在不谷这里!”

    楚灵王耐不住内心的煎熬,于是把子产召来问:“夫子说,晋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