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羊舌鲋之死与中行吴灭鼓(二)

    第五百五十七章 羊舌鲋之死与中行吴灭鼓(二) (第2/3页)

须所得;天子的大路车——乃是文王大蒐所乘;阙巩之甲——乃是武王克商所穿。唐叔建国之地位于参墟(参星的分野),拥有夷狄的土地。

    “其后襄王又赐给文公路车、大钺、酒壶、彤弓、虎贲,还有南阳的土地,以奖励他战胜楚国。没有天子赐予,晋国的土地人口又是从哪得来的?当年晋先君命唐叔之孙伯黡掌管国家典籍,授予高位,赐为籍氏。平王之时,周史辛有的次子辛董入仕晋国,于是又有了董史(指责赵盾弑灵公的董狐就是辛董之后)。你是司典的后人,为什么会忘记这些?”

    籍谈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宴会很快就在尴尬的气氛中结束了。宾客离开后,周景王对大夫们说:“籍父还能有后代吗?我看不会有了。他呀,数典而忘其祖(这就是“数典忘祖”的由来)!”

    籍谈回国后把两人的对话说给叔向听,叔向说:“天王不会得善终的,我听说有句话叫:‘人一定会死在他喜好的事物上。’如今天王一年遭遇两场三年之丧(太子、王后去世)却不哀伤,而是向诸侯索取玩乐的彝器,这便是乐忧。乐忧不合于周礼,他一定会以忧愁而终。周礼是经,史籍是典;言以明典,典以志经。天王虽然引用了众多典籍史料,却忘记了大经,这么做又有什么意义?”

    本年冬天,鲁昭公到晋国去朝见晋昭公,同时对他释放了自己的政敌表示感谢。但是晋国人却认为那事还没完,因为他们必须得给莒国人一个答复,结果又把晋昭公扣押了;季平子惹的祸,最终还得由鲁昭公来背锅。

    跟随鲁昭公出访的是子服湫的儿子子服回(子服湫已经告老还乡),子服回年纪尚轻,但是已经显示出杰出的政治才能。他在滞留期间遍访晋国的卿士大夫,发现卿士对君主的命令置若罔闻,大夫对卿士的命令充耳不闻;结果昭公和卿士们基本上就不再发布政令了。

    卿大夫们将国家政事当成家事处理,也不上报——反正公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