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费无极害伯郤宛(一)

    第六百一十三章 费无极害伯郤宛(一) (第1/3页)

    消息迅速传到潜城战场。费无极早已不能忍受长期辛苦乏味的军旅生活,他急于回到郢都继续过堕落的生活,于是对囊瓦说:“烛庸和掩余都是吴子僚的嫡系。光刺杀吴子僚,则断然不会出师援助两人,两人也不敢再回吴国了。既然吴师战败已成定局,我军舟师在此久留毫无意义。君王幼小,国内空虚,王师劳顿,对民力和财力伤害都很严重,所以请令尹先回楚国吧!”

    囊瓦觉得他说的在理,于是把指挥权交给左尹伯郤宛(因为大司马和右尹都不在前线,左尹的官阶最高);他则调转船头,领着舰队返回渚宫基地。

    吴军官兵此时已经陷入无限的绝望之中,外围部队已经发生多起士兵逃跑事件,楚军正在缩小包围圈;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就要发生大规模哗变。掩余和烛庸万念俱灰,但是两人绝不肯向楚国人投降,正向楚国人也不会接受两人投降一样(因为他们手上沾满了太多楚国贵族子弟的鲜血)。两人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决定向伯郤宛请求不要赶尽杀绝。

    掩余以身犯险,悄悄找到伯郤宛,匍匐在地上请求道:“夫子出身名门,世代显赫,以知礼仁爱闻名于天下。如今吴国发生大丧,寡君不幸遇刺;按《周礼》规定,大国也不应当继续加兵于我国了。吴国虽然无礼在先,但是君王已经为无礼遭受了惩罚,不要再使着灾难降临到大国君王身上吧!楚国从来没有讨伐过发生大丧的国家,就不要从夫子这里开先例了!况且我等已经无法返回吴国了,我等逃到徐、夷以牵制吴国,对楚国也是有利的;我等得生,夫子又能取得美名。夫子一个决定可以成全三件好事,为什么不去做呢?”

    伯郤宛的迂腐和心软最终使他允许吴军朝着东北方向撤退,这个决定却最终害死了他(就在本年)。沈尹戌闻讯火速赶到伯郤宛处,他责备道:“‘一日纵敌,数世之患’,我们消灭了这支吴军,就等于消灭了吴国一半的军队。夫子究竟受到了吴国人怎样的蛊惑,才做出这种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