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 郢都沦陷(五)

    第六百三十章 郢都沦陷(五) (第1/3页)

    在楚国人眼中,蔡国人从来都是逆来顺受的模范典型。即便国家被楚灵王所灭,原住民也没有像群舒人那样爆发过激烈的反楚行动。

    但是囊瓦一点都不了解蔡昭侯的脾气,这位蔡侯性情高傲、勇敢而尚武、倔强偏激、对仇人睚眦必报。

    蔡昭侯见楚军解除包围,便轻车简从直接跑到吴国请兵去了。他在吴国竟然见到了同病相怜的唐成公,他也是来请求吴国出师进攻楚国的。阖闾大喜过望,他把伍员等人召来,与来访两位君主共同商议伐楚大事。

    唐国位于随国西北、古溠水(古清发水上游支流之一)东岸,如果将唐、蔡、吴三国用一条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再将唐、楚和吴、楚用直线段连接,则正好形成一个扇形;楚国就位于三面受敌的圆心。

    阖闾认为可以将楚师引到豫章一带,以吴、蔡联军正面进攻,然后以唐军进攻郢都。楚军面对强敌、又担心京畿安全,肯定不战而退。到时联军就可以尾随敌军深入楚国腹地;如果进展顺利,三国就可以把楚国势力压缩至大别山西、清发水西南。

    但是伍员的野心远不至于此,他要攻进郢都去,活捉楚昭王。至于蔡侯和唐侯,两人还没有考虑好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是觉得最好打到楚国人短期内无力报复为止。三位君主签订了盟约,又举行了歃血仪式,然后蔡侯和唐侯就回国备战去了。

    冬十月,吴师悉起。军队在朱方军港登船,船队驶出长江口进入东海,然后左转沿海岸线北上,从淮河入海口进入淮河并逆流而上(当时连接长江和淮河的邗沟还没有贯通)。吴师在到达蔡国河段时弃舟登陆,将船只留在原地,与蔡军合兵一处向南进发。

    沿淮河一带有蒋、黄、弦等数个楚国大邑,联军贯彻了孙武“兵贵速,不贵久。”的作战思想,没有在进攻那些城邑上浪费时间,而是避开城市,快速向楚国腹地进发。

    在今河南信阳与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