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九章 阳虎之乱(五)

    第六百四十九章 阳虎之乱(五) (第1/3页)

    孔子从齐国返回后便重开学堂,一直致力于教学工作。他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孟孙之师”是悬在他头上的金字招牌,贵族大夫送来学习的子弟络绎不绝;平民来求学也照收不误。孔子身边因此聚集了很多名士:其中有豪气冲天、侠肝义胆的仲由(子路),有富甲一方、头脑灵光的端木赐(自贡),还有贫而好学的颜回(子渊)、思维奔放的卜商(子夏,后成为魏文侯、吴起和李悝的老师)等等。

    当时有好事者说,孔子的势力肯定会超过阳虎,因为阳虎只依靠季氏,而孔子门下却有鲁国全部卿大夫的接班人。

    对于这样一位手眼通天的大人物,阳虎必然要把他拉进自己的圈子。

    但是作为极端保守派的、曾经愤怒呐喊着“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曾经被他羞辱过的孔老夫子,无论公于私,都阳虎都感到深恶痛绝。

    阳虎便着一只烤乳猪去登门拜访孔子,孔子以正在闹疟疾为借口避而不见。阳虎对孔子的家臣表明来意(请孔子出仕),留下礼物便离开了。

    孔子渴望入仕,渴望在政坛上实现理想抱负,把鲁国送回东周时期。但来劝他出山的竟然是执政理念与他相左的阳虎,他无论如何也不能答应。

    阳虎给孔子出了一道难题,古语说:“来而不往非礼也。”按周礼,孔子不仅要还礼,而且要主动带着礼物去见那个冤家,否则他就会被阳虎抓住把柄——天下人很快就会知道,满口仁义道德的孔老夫子竟然是个“不守礼”的人。

    孔子准备好礼物,派出探子监视阳虎的动向。一日,探子回来报告说阳虎带着随从出城去了。孔子大喜,忙带着礼物前去拜访阳虎。孔子把礼物留下便走出阳虎家门,结果他刚转过一条街就被阳虎堵了个正着。看来阳虎早已识破了老夫子的小伎俩,专门制造自己离城的假象来引诱孔子上钩。

    孔子心里有鬼,不好意思正眼看他。阳虎怒气冲冲地质问他说:“我请夫子出仕的提议,夫子考虑的如何了?”

    孔子答道:“我的病情刚刚好转,还没有来得及考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