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中牟叛晋

    第六百八十二章 中牟叛晋 (第1/3页)

    下面再把目光转向晋国。

    智、韩、魏在驱逐范、中行的同时也召回了跟随籍秦进攻邯郸的族甲。召回行动是背着籍秦进行的,这就表明三卿并没打算把籍秦召回来。籍秦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竟然成了无兵可用光杆司令,只得投奔了二卿去了。

    范、中行逃入朝歌后便派籍秦到齐国人求援。齐景公多少年来都没有像接见籍秦时那么情绪高涨了。齐景公握着籍秦的手,大声谈笑地拉着他进入太庙,在列祖列宗的神主前与他举行了歃血仪式。齐国就这样与二卿缔结了攻守同盟。

    为了加强反晋力量,齐景公很快又把鲁、卫拉进同盟。三国盟约中写道:“凡朝歌受攻,同盟者必救之。”

    朝歌城本是商朝都城,城市规模巨大,已经远远超过周国的镐京。武王克商后破坏了城市,又把京畿东北封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由此建立了邶国。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又将邶国旧地封给卫康叔,由此建立卫国。卫国都城就建在朝歌城遗址之上,其名为“沫”;赤狄灭卫后曾一度占领沫城,晋国灭赤狄后又占据了沫城,并将城市名恢复为“朝歌”。朝歌后来成为中行氏的封邑。

    朝歌与邯郸之间有座大城名叫“中牟(今河南汤阴县附近)”。前面说过,中牟本是赵氏的封邑,邑宰名叫“佛肸”。中牟是太行山东的军事重镇,赵鞅将它打造成一座庞大的武备基地,在此地放置了一千乘兵车和大量兵器、盔甲和辎重。如此一来,赵氏武装远征东方只要带着战马和步兵轻装前进到此就可以了。基地的设置免去了大量的军事准备工作,也节省大量的行军时间。

    佛肸品行高尚、能力出众,是赵鞅最为信任和倚重的家臣之一。不过由于中牟地利位置和经济、军事等原因,佛肸与邯郸氏走得非常近:两座城市的武装经常互为支援对抗敌人,佛肸的手下与邯郸午的家臣甚至建立了婚姻关系。

    对于中牟的原住民来说,“赵鞅”仅仅就是一个名字而已。绝大多数人没见过他,也不认识他,对他也没有任何感情。中牟人只是在上缴粮食和赋税时才会提起赵鞅,抱怨他的贪婪和傲慢;而中牟人却把邯郸人当成亲密的贸易伙伴和同仇敌忾的朋友。

    两座城市的交往在承平时期本是十分正常的,可是赵氏一旦对邯郸氏开战,赵鞅就不得不怀疑佛肸的忠诚和中牟人的立场了。

    赵鞅安插在佛肸身边的间谍送来消息说:“中牟城现在人心惶惶,佛肸和民众十分担心、也不愿意与邯郸发生战争。为此佛肸甚至向邯郸派出了使者。目的虽然不详,但是此举已经表明他将要背叛主人。”

    赵鞅大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