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蔡国迁都

    第六百八十五章 蔡国迁都 (第1/3页)

    灭亡顿、胡两国标志着楚国再次进入活跃期、也是楚国将对蔡国进行全面报复的先兆。从春秋版图中可以看出,楚国灭顿、胡以后,就从北、西、南三面实现了对蔡国的压制(当时蔡国定都汝水北岸的新蔡),几乎把蔡国变成了楚国的国中之国。

    鲁哀公元年(BC494)春,楚昭王将要进攻蔡国;他向随国、陈国、许国(许国本已被郑国所灭,楚国把流亡的许国遗民聚集起来迁到另一地点,恢复了许国社稷)发出命令,要求三国提供军队、杂役和辎重。

    联军到达新蔡郊外后,楚军没有急于发起进攻,而是首先切断了新蔡通往其他城市的道路,把新蔡变成一座孤城。蔡国人对当年楚军灭蔡时展现的强悍的战斗力仍然记忆犹新,对楚军制造的各种恐怖事件仍心有余悸。而联军大张旗鼓地进行准备活动又极大地刺激了蔡国人的神经。

    楚国人又在新蔡城东一里处修筑了一条高两丈、宽一丈的隔离墙,以防止蔡人进攻和外逃,同时又开始制造攻城器械。联军施工时把声势营造得相当之浩大:工作实行数班倒,现场白天人声鼎沸,夜间灯火通明;联军身上似乎有着使不完的力气,现场任何时刻都保持着热火朝天的场面。

    蔡国公室中几位历过三十七年前发生的那场亡国之难的老大夫向蔡昭侯进言,劝他尽快与楚国人议和,不要等到城门被敌军攻破的时候才想起来服软。

    蔡昭侯此时也失去了往日的嚣张劲儿,他变得手足无措、坐立不安,终日垂头丧气。太子劝他说:“老大夫们说得在理,继续抵抗毫无意义,大臣国人也不能容忍国家再次灭亡。他们一定会对父亲采取行动,父亲不要把自己变成下一个齐庄公。”

    蔡昭侯这才把太子派出去与楚国人媾和。如果按照历代楚王的行事风格,楚昭王根本不会允许蔡国使者踏入军营一步;这是因为接见意味着和解、和解意味着原谅、原谅意味着蔡国可以不用再受军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