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吴越会稽之战(二)

    第六百八十七章 吴越会稽之战(二) (第1/3页)

    夫差连连点头。伍子胥却反对伯嚭的观点,他驳斥道:“绝对不行!臣听说‘树德莫若滋,去疾莫若尽。’当年有过浇(夏代有过氏首领)起兵杀夏后相(就是在卫定公梦中夺走卫康叔祭品的那位夏王)。相的王后此时已经有了身孕,她顺着排水沟逃出都城,投奔了有仍氏,后来生下少康(夏朝的中兴之王)。

    “少康长大后担任有仍氏牧正,他心中怨恨有过氏,表面上却丝毫不露。有过浇得知了少康的真实身份之后便要求有仍氏将他交出来,但有仍氏却暗中将少康放跑了。少康投奔了有虞氏,有过浇认为少康已成丧家之犬,因此放弃了对他的追杀。

    “后来少康担任有虞氏庖正,为有虞氏除去不少祸害。有虞思(有虞氏首领)于是将两名爱女嫁给他。少康取得了崇高的地位,又对民众广施恩惠,麾下很快聚集起一个旅的兵力。他(伍子胥说道这里停顿了一下,用眼睛瞟着伯嚭说)、收买了有过浇身边的奸细,又暗杀了浇的儿子,最后终于灭亡了有过氏,恢复了夏王朝的统治。

    “如今吴国实力不如有过氏,而越国则大于少康;上天将要使越国壮大,君王却准许越国求和,不是自找麻烦吗?勾践能亲善人民而广布恩德,与君王同在一块土地上却世代与吴国为仇。我军战胜却宽恕敌人,又保留勾践的君位;如此不但违背天意,而且会加深积怨。君王终究会后悔,但是到了那时就已经晚了!”

    伯嚭不能容忍伍子胥对自己的叛徒行为“瞎说实话”,于是阴阳怪气地揶揄道:“原来在伍大夫心中,勾践才是夏室正统,我王倒成了乱臣贼子呀!”

    伍子胥大怒,他刚要发作,但夫差生硬地制止了他(他已经对伍子胥的语言产生了明显的反感):“夫子不要再说了,勾践已经屈服,灵姑浮也死了。国耻家恨都已经报了,寡人不能再冒险进攻鼫与。况且寡人登基伊始,不能背上暴君的恶名。吴国也有大事要做,中原才是最终目的。就这样吧!伯大夫全权负责与越国人的媾和事宜。”

    伍子胥叹气而退。伯嚭得意洋洋地把文种召来,向他宣布了投降条件:“一、拆毁会稽城墙;二、越国只许保留三千常规兵力和三十乘战车,其余战车、盔甲武器全部交给吴国;三、承载五十人以上的船只的保有量不得超过八十条。”伯嚭又开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