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说声对不起,还是直接表达真实的情感

    第四节 说声对不起,还是直接表达真实的情感 (第1/3页)

    在生活中,父母如果发现孩子由于某件事情哭了,如何对待他呢?很多中国父母就会照顾孩子的情绪,说一些让孩子感受安慰的话。其实,这么做并不妥当,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的是,孩子的感受和想象都是正常和可以理解的。这样说的目的是让孩子发现哭泣等悲伤的情绪并不是他的标签。这样,孩子很快从引发痛苦的情景中回过身来。

    所以,父母在生活中没有必要保护孩子避免不可逃脱的伤害,重要的是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

    一次,小狗不小心被飞驰而过的汽车压死了,这可是三岁的儿子帅帅的宝贝疙瘩。帅帅的妈妈开始不想让帅帅知道这个不幸的消息,否则,帅帅一定非常伤心难过。于是,她想等弄到一只新的小狗时再告诉他。

    但帅帅的妈妈想了许久,还是把这个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儿子。然后,她一言不发,静静地看帅帅的反映,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帅帅并不想再要一只狗了。

    父母平时不要担心孩子会如何如何,重要的是每天抽点时间,谈谈新发生的事,与孩子一同分享感受。而且,让孩子明白,哭泣等不良感受是面对非常痛苦的情况下作出的正常而健康的处理方式。孩子在游戏或用身体语言表达痛苦时,一定要接受孩子的这种情绪,而且,你不要对孩子的这种情绪加以夸张或渲染,这样,孩子很快会停止表达痛苦的情绪,从而把注意力转到其他事情上。

    当父母遭受某种不幸的后果之后,当事人就会说声“对不起”,但父母不会从这句话最简单的话中得到充分的安慰。对于孩子来说,也是如此。无法从简单的“对不起”中获得满足。比如:

    有一家人在海滩游玩的时候,孩子不停地拿铲子玩沙子,直到太阳西下,需要离开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