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平息狂暴之灵(五)

    第五章 平息狂暴之灵(五) (第2/3页)

  他们从位于特尔敦部势力范围、但是处于赤河部控制下的「水寨子」归来,携带着牲畜、水洗晾晒过的羊毛、未经鞣制的生皮、给牲口舔的大块盐砖还有荒原能提供的一切特产。

    当然,主要还是牲畜和羊毛。

    这是「狮」和「狼」的第三次交易,比起小打小闹的前两次尝试,这一次双方都认真起来,下了血本,不容有失。

    所以此时此刻,皮埃尔·米切尔也在车队之中。

    距离皮埃尔与贝尔那场推心置腹的对谈,已经过去了十一天。

    在这十一天里,贝尔先是以「兽灵语者」的身份,向老营的所有文朵儿人正式介绍了「拔都射近处和远处的箭」,然后陪同「新来的那颜」,挨个造访老营周围的子营。

    数日的奔波劳碌、风餐露宿之后,除了那些离得太远或是干脆没能找到的子营,皮埃尔把能去的营地都走访了个遍,对于文朵儿部的现状也有了一个基本了解:

    靠着庇护逃奴和接纳弱小部落归附,文朵儿部的发展势头极为迅猛,按照帕拉图人的标准,人口已经超过两万。

    两万人口的部落,已经算得上是诸部当中响当当的存在。

    不过要是按照赫德诸部的标准,文朵儿部的人口至少要挤掉一大半水分,约莫在六千到七千之间。

    只能算是有点实力,但还远远没到能够和三大部摔上一跤的规模。

    之所以会有这种差异,是因为按照帕拉图人的习惯,小孩不算「人」——他们说不定哪天就会夭折,故帕拉图人算人口时只计成年男女。

    而赫德人计算人口时,干脆连女人也不计入,也不看年龄,只看能不能拉动弓。

    皮埃尔实地走访下来,直观感觉文朵儿部的老弱妇孺多得不正常,精壮很少,且每个都是各个营地、家庭的顶梁柱,根本没法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征调人手。

    难怪贝尔什么部众都没发动,只带了大白、小白两个在茫茫荒野上找狼。

    眼下的文朵儿部,就像一个套了一件大人衣袍的瘦弱小孩。

    假以时日,他或许有机会能真正撑起身上的袍子。

    但前提条件是,他能有足够的「时日」。

    不过最让皮埃尔感到忧虑的,不是文朵儿部外强中干的状态。

    事实上,皮埃尔立刻就理解并接受了文朵儿部的现况——如果不是朝不保夕、走投无路,那些小部落又为什么会来寻求血狼的庇护呢?

    真正让皮埃尔在意的,是那些迫于形势归附拔都的小部落是否忠诚。

    哪怕是一个小孩子,只要能把全身力量使在一处,也能让任何小瞧他的成年人好看。

    可若是一个人的手、脚和脑袋各怀心思,那么就算他有一身的力气,一旦动起真格的来,也只会沦为他人笑柄。

    文朵儿部里的赫德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逃奴,因不堪忍受旧主人的驱使,夺马逃入外新垦地,投效旧主人的敌人;

    另一类是小贵族和白身人,因为面临被其他部落欺凌乃至吞并的处境,不得以举部迁徙到外新垦地,归附拔都。

    前者无依无靠,多在老营。与赤河部往来的商队,主要就是由这些字面意义上的「新白身人」组成。

    后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