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们研究的都是我玩剩下的

    第七百一十一章 你们研究的都是我玩剩下的 (第2/3页)

实在是太年轻了,而且除了诺奖和那些发表在国际期刊上的文章,张朦胧是没有任何的突出贡献的。

    别看张朦胧贡献了大量的科技资料,但是因为这些资料都是保密的,所以其他人也并不知道张朦胧的在其他领域的成就。

    所以那些老家伙们未必对张朦胧心服口服!

    “这样吧,过两天我安排你们见一个面,你们当面沟通一下吧。”

    “周老,您这可是甩锅行为啊!”

    “哈哈哈,能者多劳嘛,”周老承诺道,“要是这一次的交流活动圆满完成,我直接给你申请一个院士的头衔怎么样?”

    其实以张朦胧的贡献,这个头衔早就已经够了!

    光是那些nature和science的文章就足够他在很多学校当特聘教授了,甚至他愿意,很多国家的科技部的部长肯能都会恭恭敬敬的问他一句:“我亲爱的院士,您想要去哪儿高就呢?”

    仔细想想,一个国家有多少院士?但是有多少诺奖获得者?

    “行吧,您安排吧,我这一辈子的劳碌命,哎......”

    ......

    燕京大学的院士课题组今天来了八个很特殊的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42岁,但是所有人都已经拥有了院士的头衔。

    在电子心里,航空航天,物理化学等等领域,他们都是专家中的精英,这一次原本就是他们八个在钱淼院士的带领下去参加今年的学术会议。

    “会议不是在三月份吗?怎么今天就把我们聚到一起了?”

    “我听说好像是钱院士前几天得了一场大病,现在的身体情况不是很好,还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好像是要换一个人领队。”

    “换一个人?除了钱院士还有谁有资格带领我们去参加这一场学术会议?”

    “我想也就只有丁旭院士和韩金誉院士了吧,要是其他人来,我王玮第一个不服!”这个叫做王玮只有三十多岁,12岁进入燕京大学少年班,18岁拿到了博士学位,他开创的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形成了数百亿美元规模的产业链,在36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历史上这个专业领域最年轻的院士。

    其他人或许和他多多少少有一些差距,但是差距绝对是在肉眼可见的程度内的。

    “咔嚓!”门打开了,一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