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将带头装逼

    第七百一十二章 我将带头装逼 (第2/3页)

    “其他人是做不到,但是我做得到,”张朦胧将ppt翻到了后面的部分,“我已经通过了一种纳米粒子完成了囊泡的功能化,而且解决了界面相容性的问题,这是我的研究资料和相关的原理!”

    关于这个课题,张朦胧足足讲了40分钟有余。

    王玮的表情也从一开始的不屑开始逐渐变得惊讶,最后就只剩下敬佩了。

    因为张朦胧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仅仅只是讲述了最后的结果,而是将过程和自己的思路都清晰地讲解了出来,如果不是自己亲身实验和操作,绝对是不可能讲得如此精细的。

    换句话说,抛开结果的真实性不说,张朦胧对于这种仿生细胞的研究绝对是非常深刻的,而他这20年的研究成果,在篇幅和内容上仅仅就只有张朦胧的研究内容的前20%。

    他研究的那些的东西都是张朦胧玩剩下的,这个说法还真没有太多问题。

    “至于刘院士,您的课题是核动力火箭是吧?”张朦胧还没等别人说话,又立刻将矛头对准了另外一个院士。

    “我的核动力火箭技术目前已经趋于成熟,我国去年年末发射的神舟15号火箭就是以核动力为基础的,它的动力效率比起同重量的其他燃料的火箭高出两倍不止,而且载重量也提升了很多!”

    “嗯,这些确实也没有什么问题,按照现在的技术水平,除非其他的动力系统,否则几乎已经不能再提升了。”

    刘院士露出了骄傲的表情,你自己都说已经没太多提升的空间了,总该挑不出什么毛病了吧?

    “不过刘院士您有没有想过,用了核燃料推进,这航天员每天收到的辐射可是几乎相当于要做七八次全身扫描了,如果要在航天服上做出优化,那可是要增加重量的,这么一来,核动力的意义就小了很多了。”

    “难道你还有什么办法?核动力的辐射是不能避免的,谁来都一样!”刘院士说道。

    “核辐射确实不能避免,但是可以隔离,”张朦胧打开一个新的ppt,“这是我以前捣鼓的一种合金,通过电磁效应,可以将核辐射削弱99.8%以上,几乎可以消除它的弊端。”

    “可是你这也是材料学上的东西,”刘院士说道,“而我是动力引擎方面的领域,这有些八杆子打不着了吧?”

    “行,那我们就说说动力引擎方面的,”张朦胧笑道,“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曲率驱动引擎!”

    一个物理原理类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