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划分防区

    第四百六十五章:划分防区 (第2/3页)

都称许安为大贤良师,为明公,只有刘辟一人,从许安晋为大贤良师时,就一直是称呼其为主公。

    但是龚都不怎么拘小节,和许安的关系不同于刘辟,倒是更像是兄弟。

    当初不是何曼殿后死战,恐怕也没有他许安今日。

    所以许安一直有意提高龚都和何曼的的地位,想要给龚都和何曼更多的权力,但是碍于两人的局限,一直没有太好的办法。

    眼下太平道内派系已经初具雏形。

    黄巾派系、并州派系、四州派系、冀州派系,派系的争端,也开始已经有了一些苗头。

    许安现在的地位,虽然无可撼动,四方派系的纠纷也不激烈,但是也要未雨绸缪。

    党争,派系之争,良性竞争还好,一旦发展成为恶性,绝不是什么好事,黄巾军将陷入内耗之中,根本无力扩张。

    派系之间互相倾轧,为了争权夺利,清除异己,甚至无所不用其极。

    内部的倾轧会急剧损耗实力,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有鹰狼卫在手,许安暂时能控制四方派系,现在的四方派系也没有成长开来。

    许安想要提拔龚都、何曼、周仓、裴元绍等一众老黄巾军将校,因为他很清楚,这些人永远会是最坚定的支持者。

    只要他一直是太平道的大贤良师,他一直是黄巾军的将军。

    “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许安用折扇敲了敲案桌,止住了略微有些喧哗的众将。

    “‘太平道陆军学院’和‘讲武堂’的祭酒由我亲自担任。”

    “‘太平道陆军学院’设正副系长六人,日讲官二十四人,督导四人,第一期学生,共招一千零四十人,军候四十人,屯长两百人,队率八百人,军候、屯长,队率,皆率先培养正职,各曲各屯各队正官入学,其职位暂时由副官担任。”

    “‘讲武堂’副职为监丞,由阎公担任,督导则由刘辟兼任,共设军阵、行军、训练、领军、后勤、战术、军略七科,一月一试,半年一考,一年一测,陆军学院考核也同讲武堂一般。”

    “敬遵明公钧命。”

    房舍中,众将皆是恭敬下拜。

    许安自提为祭酒的事情,没有人反对,他的威望已经在黄巾军中达到了一个极高的程度。

    祭酒是一院之长,许安也没有打算将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其他人。

    就算是他对阎忠十分信任,但也没有想当甩手掌柜的意思。

    天地君亲师,老师在此时的地位十分崇高。

    正如《荀子·礼论》中所记载: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

    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后世的科举鼎盛之时,士子科考被录取后,称监考官员为宗师,自称学生。

    考官与考生以师生关系的名义互相勾结,朋比为奸,结党营私。

    军事院校的事务定下,许安也有了一些如释重负的感觉。

    徐晃、吕布、张燕等人跟在他的脚步后面不急不缓,游刃有余,但是龚都、裴元绍等人却是越来越落后,何曼、周仓等人虽然还行,但是也有一定的差距,现在有了讲武堂和陆军学院,也总算能弥补一些差距了。

    许安揉了揉太阳穴,定了定心神。

    他虽然年轻,还有了华佗的药方,学会了五禽戏,但一路疾驰而来,马不停蹄的还是让许安感到有些劳累。

    许安缓过了神来,继续开口道:“太行八陉已有七陉在我军之手,汉廷内乱频频,我军占据并州,河内、幽州两郡,汉廷虽然占据幽州、冀州、司隶三地对我军呈包围之势,但因为内耗和损失对我军暂时毫无办法。”

    “我军占据关隘,有地利之优势,汉军冀州之战战败,已是不敢轻举妄动,四州百万民众入并州,接下来将会是一段难得发展的时机。”

    “现今我军占据十三郡之地,有带甲之士十万余,毗邻幽州、冀州、司隶、凉州、鲜卑,需要防备的地方也众多,所以我准备重新划分防区。”

    许安说话间,两名鹰狼卫的缇骑已经是展开了一副巨大的堪舆图。

    堪舆图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