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剧变

    第六百二十三章:剧变 (第2/3页)

黄巾军大伤脑筋的萧关前沿阵地,完全失去了其拥有的作用。

    前线的战败,使得萧关人心惶惶,看见黄巾军的追击部队之后,纷纷放弃了原有的阵线,逃入了关内。

    李傕自然是不可能放这些人入关,一来这些放弃了原有的阵地,临阵脱逃已经是死罪,按律当斩,而且难保这其中会不会混入黄巾军的奸细。

    太平道中鹰狼卫的名声,现在可谓是家喻户晓。

    李傕没有下令打开关门放这些军兵,甚至下令放箭射杀那些靠近关墙的军卒。

    而就在这时,关内却是突然又起了骚动,有人在关内纵火。

    本来李傕的所有心思就在关外,对于关内疏于防范,而关中的人因为前线大败人心惶惶,更加没有人会在意关内的情况。

    关内火起,天干物燥,风助火势,很快火势便蔓延了开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黄巾军的大部队也在此时赶到了关外,并且迅速整兵向着萧关发起了进攻。

    鹰卫趁着当初董卓掌控大权,废除绣衣使者的空窗期,大肆发展,如今关中之地,玄庭卫根本无法和鹰卫相媲美。

    如果说原来的绣衣使者说一个高大无比的披甲战士,那么现在的玄庭卫最多是一个普通的成人,而鹰狼也已经从原来手持木棍的青年,变成了披甲持锐的军卒。

    这一战,鹰卫在关中可怕的影响力也展露了出来。

    在萧关的关内,甚至有一名鹰卫出身的缇骑做到了屯长的位置,眼见关外的黄巾军攻城,那鹰卫出身的屯长带领着自己的亲从,在关内纵火,并且派人大声呼喊黄巾军杀入了关中。

    萧关中一众不明真相,还在支援路上的西凉兵,听到有人大喊黄巾军杀入了萧关之中,而萧关之上喊杀声震天,瞬间便慌了心神。

    萧关中的鹰卫埋伏关中守军前往支援的必经之路,猝不及防之下,来援的部队被杀散溃败。

    等到溃兵向后逃去,很多人便真以为黄巾军已经杀入了关中。

    ……

    “杀!!!”

    喊杀声再度袭来,在李傕的耳畔炸响。

    一名身披着重甲,手持雁翎刀的黄巾军战将指挥着弩兵,击溃了楼梯上的枪阵,随后带着亲卫甲士杀入了阵中。

    关楼也要失守了。

    李傕艰难的拄着断刀,站起了身来。

    此时的关楼之上,除了他以外,再无一名身穿着黑袍还站立着的甲士了。

    李傕看着眼前的人,突然有一种熟悉的感觉,眼前这名年轻到过分的黄巾军将领,和他记忆之中的一个人十分相似。

    “噗!”

    那犹如大雁翎羽的长刀翩然而至,一条血线在李傕的脖颈之处浮现。

    血雾喷出,李傕无力的跪倒在地,当他倒地之时,眼中的神采已经消散,变得黯淡无光。

    在最后的时刻,李傕终于知道了那名黄巾军的将领的名字,不过这并非是他回忆了起来,而是在失去意识的最后一刻,他听到了一声高喝。

    “敌将已被我马超所斩!”

    ……

    司隶校尉部、弘农郡北部。

    弘农郡的焦城和河东郡大阳城南北相望,相隔甚近。

    但是两城却归属于两方势力,焦城属于董卓,而大阳城属于许安。

    茅津是焦城北部最主要的渡口,原本茅津繁华非常,因为勾连着弘农和河东两郡,货值往来,大多都要通过茅津。

    但是自从黄巾军占据了河东郡之后,茅津便不再繁华,慢慢陷入了破败。

    董卓在焦城驻兵一万,又在茅津驻扎了近三千余名军卒,就是为了防备河东郡的黄巾军有南下的意图。

    既然是下令进攻河东,董卓自然没有单单只派遣了一路,而是派遣了三路。

    汾阴一路由段煨统领,蒲坂城一路由徐荣统领,而太阳城一路则是由董旻统领。

    董旻带领着茅津、焦城的部曲,按照原定的计划,突然渡河,向着大阳城挺进。

    大阳城中,他们安插着奸细按照计划打开了城门。

    董旻没有迟疑,指挥着大军进攻大阳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