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诡异

    第六百二十七章:诡异 (第2/3页)

    “我们正在前进!”

    “我们正在做前人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和伟大的事业!”

    “我们的目的一定能达到,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轘辕关上必定会插上我们的旌旗,任何挡在我们前行道路之前的凶兽猛禽都将倒在我们的刀剑之下!”

    “为广宗死难的四万同道,为下曲阳死难的十六万同道,为宛城死难的十数万同道,为了我们在光和七年灾荒中死难的所有同道报仇雪恨!!”

    “前进,同道们!前进,为了黄天之世!前进!”

    许安在关墙之上的怒吼声,在一众黄巾军武卒的耳畔之中不断的回响着,轘辕关中的呼喊声早已经是被他们所忽略。

    “万胜!”

    关楼之上,皇甫嵩倚栏而立,神色镇静的盯视着那些正在关墙之上奋战的军卒。

    他坐镇关楼,亲临战阵,悬旗于关楼之上,披甲持锐,以示破釜沉舟之心。

    眼前的腥风血雨,耳畔的喧嚣厮杀,充斥在口鼻之中的那浓烈的血腥味,都没有让皇甫嵩的脸色有任何的变化。

    他的目光投向了西方,投向了黄巾军后方的山道。

    蜿蜒的山道遮蔽了皇甫嵩的视野,让他难以看到后方的景象。

    黄巾军正从山道的拐角源源不断的进入战场,他们排列着整齐的军阵,缓缓前行。

    皇甫嵩双目微眯,这七天以来,他真真正正的和许安麾下的黄巾军交手,他知道许安麾下这些军卒的实力。

    许安麾下的这些军卒,就算是比起他原来带领的五校的禁军也不遑多让。

    皇甫嵩此时也是明白了为什么当初朱儁和卢植会败在了许安的手中。

    如果是堂堂正正之战,不依靠着险要的地势,说实话,皇甫嵩并没有多少可以胜过许安的信心。

    黄巾军连克十关,其展现出来的组织度和训练状态超过皇甫嵩曾经见过的所有的军队,包括昔日刘宏挑选百战之兵而成的西园禁军亦不如黄巾军的武卒。

    在许安的指挥之下,黄巾军的武卒所发起的攻击几乎没有多少的间隔。

    黄巾军总能够保持一个非常良好的体力和精神状态投入进攻,他们不会陷入那种缺乏援兵的囧境。

    张宝昔日的因为指挥大军时间过长导致发生混乱的事情,并没有在许安这里再度重演。

    皇甫嵩站在高台之上,镇定自若的指挥着关内的军卒进行防守。

    黄巾军每一次迅猛的进攻都在皇甫嵩提前做好的部署之下被一一化解。

    皇甫嵩洞若观火,战场之上,汉军如同森林一般徐徐在关墙之上展开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树墙,挡住了黄巾军如同疾风浪涛一般的攻势。

    “将军,陈都来信!”

    梁衍匆匆登上了高台,目露欣喜之色。

    皇甫嵩身躯一震,他迅速的说完了说到了一半的命令,随后立即从梁衍的手中接过了书信。

    展开了帛书,皇甫嵩紧蹙的眉头也消散了开来。

    “好!”

    皇甫嵩狠狠的一拳,砸在了关楼的栏杆之上。

    “求生得死,向死而生!”

    “天命终究仍在我大汉!!”

    皇甫嵩抬起头,望向关隘的下方。

    关墙之下,无数黄巾军的武卒正顶着曲辕盾,顺着云梯快速的向上攀爬。

    关墙之上,无数的军兵正在血潭之中搏杀,正在血潭之中奋战。

    旌旗摇曳,土黄色旌旗和火红色的旌旗混杂在了一起,难分彼此。

    “预定的时间也要到了……”

    皇甫嵩双目微眯,他的目光从关隘之下的黄巾军中移开,投向西方的更远处。

    “别让我失望了……”

    ……

    日落西山,黑暗再度侵蚀了大地,占据了整个世界。

    轘辕关内,黄巾军的占据的十关之中,灯火通明。

    许安在府衙之中不住的渡步。

    他总是感觉有一些不对,但是不知道从何说起,又不知道是为什么而起。

    轘辕关十二转,如今已有十关被黄巾军攻下。

    只剩下了最后两关,最后一关颇为平坦,可以架设投石车,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但是这倒数第二关,正好建立在一处两面靠着绝壁的高地,地形崎岖不已。

    第十一关,这道关卡,已经挡住了他们太多的时间,让他们遭受了极大的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