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一章:千里奔袭,燎原之势!

    第七百七十一章:千里奔袭,燎原之势! (第2/3页)

着旗帜,跟在许安身后的不懂事的小孩。

    多年的战阵的生涯,以及鹰狼卫的经历,十余年的时间已经让他从少年变成了成人,一个合格的军人。

    “朝歌以北的荡阴城如今还在魏军的控制之下,东北部的邶城尚在汉军的控制之下,根据此前鹰卫探查,荡阴城只有两千余名军卒,其大半都是乡勇和新兵,并没有多少进攻的能力,邶城进驻的汉军见番号是兖州的汉军,约有三千之数,其主将为建威将军孙贲,其叔父正是孙坚。”

    张季对于战场周围的情况了如指掌,许安问起之后,如数家珍一般将周围的情况一一列出。

    “黎阳作为重要渡口,有军民共万人镇守,依托大河,有水师楼船助阵,同时鹰卫哨探禀报,黎阳还发现了不少的抛车和床弩……”

    许安双目微眯,看着东面的方向。

    黎阳守备森严,孙坚应当是效仿当初漳水之役时卢植的行为,依靠着大量的床弩和投石车让黄巾军知难而退。

    朝歌城无法坚守也在孙坚的预料之中。

    毕竟朝歌是内陆的城池,城墙低矮,池浅沟短。

    而黎阳作为魏军防御的第一线一开始就被袁绍打造的几乎固若金汤,难以击破。

    而邶城也因为当初南北两岸的对峙影响不断的加筑城墙,不断的扩建城池,同样城建池固。

    就算是有着配重投石车的明军想要攻取,也必须要费大量的力气。

    而不拔出这两处汉军的据点,许安带兵进入魏郡就有被合围的危险。

    “命令于毒收到命令之后在朝歌留下三千兵马镇守,然后即刻北上,进攻邶城。”

    “命令常山郡从井陉关出击的军队,不要向南继续进攻,占据井陉周边的城池之后,向着东北方的中山郡进军,和中山郡的部曲会师,将指挥权交给朱九。”

    许安没有多想,直接了当的下达了命令。

    孤军深入,被四面合围,乃是兵家大忌,正常的将领都不会做出这样的决断,下达继续进军的命令。

    但是许安又岂是一般的将领?

    此时汉魏两军围绕着黎阳的争斗已经进入了白热化,已经开始展开了决战。

    从轵关陉到朝歌五百里,从朝歌到繁阳两百里。

    五百里的距离,就算是按在内陆行军的八十里每天来计算也需要六天多的时间,才能走完。

    还有朝歌到繁阳两百里,也可以作为一个时间的缓冲,争取起码三四天的时间。

    一共也有就十天的时间,汉庭最大的可能便是在刚刚收到了黄巾军出关的消息之后,向繁阳发起总攻,进行决战。

    争取在时间过半的时候击破魏军,也就是第五天的时候。

    届时明军还未赶到朝歌,汉军击破了魏军之后,魏军大势已去,军将绝无反抗之心,汉军可以兵不血刃的收取魏国大部分的疆域和招降大部分的军兵。

    届时汉军只需要进军邺城,守卫荡阴、邶城、黎阳一带,依靠着雄厚的军力,也能将明军拖入拉锯战之中。

    到了那个时候,劝降麴义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麴义多半会选择汉庭投降,毕竟投降于汉庭,封侯拜将也都只是寻常,毕竟带着数万大军归降,这样的功劳可以说是至今罕见。

    一旦麴义归降,青州的汉军便可以顺势北上,就算明军那個时候已经攻取了整个幽州,汉军也有能力和幽州地区的明军一较长短。

    毕竟那个时候麴义和青州的汉军合兵一处,加上公孙瓒,军力甚至能够膨胀到了十万人。

    麴义麾下的虎豹骑,还有冀幽两州的骑军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实力不容小觑。

    汉军的计划可谓是环环相扣,周密详尽。

    魏庭之中审配、沮授等一众谋士对于汉军的计划根本无从知晓,完全落入了汉军的节奏之中。

    这其实并非是智谋的高下,归根结底是情报上的差距,魏军内部百孔千疮,魑魅在情报战之中全面落于了下风。

    汉庭的计划,不可谓不缜密。

    魏军、明军的动向,时间、地理多方面的因素都在其考虑之中。

    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