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七章:鞘里藏刀,漠北序幕

    第七百九十七章:鞘里藏刀,漠北序幕 (第2/3页)

断涌入了河北之地。

    河北之地的一众世家豪强也彻底的放弃了抵抗,抵抗已经是毫无作用的事情了。

    那行走在官道之上,一队接着一队根本看不到尽头的明军行军队列实在是让人胆敢。

    幽州的战事结束,大队的骑军顺着官道南下,彻底瓦解冀州北部世家豪强的抵抗意志。

    麹义的投降,使得冀州的一众世家豪强彻底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如今的河北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瓮,而他们就是这瓮中的游鱼,无论如何都无法逃出瓮中,他们只能是选择束手就擒。

    束手就擒还有保存宗族的希望,抵抗只有死路一条。

    明军传来的消息,主动投效者,可以酌情减轻责罚,但是若有敢于抵抗者,族诛!

    这一次明军下达的命令无比的强硬,比起在关中、益州下达的命令还要严苛数倍,族诛本来在太平道之中没有怎么实行这一惩戒。

    一众河北之地的世家豪强因此更是不敢轻举妄动,皆是唯唯诺诺。

    这一条命令传遍整个河北之后,最后几座还试图负隅顽抗的城池也宣布了臣服,有一名县令不愿意臣服甚至被当地的世家豪强联合斩杀,而后将城池献了出去。

    其实这一次劝服的命令并非是许安所下达,而是审配下达。

    许安将劝服的事情交给了审配,而审配在执行的时候,将惩罚改成了族诛。

    审配很清楚许安为什么肯放过袁尚的原因,所以审配需要让河北之地的那些郡县赶快归附,因此将惩罚进行了修改。

    他就是世家中人,他知道世家真正害怕的是什么。

    传承的断绝是世家豪强不可以接受的事情。

    土地、财富这一切的身外之物其实他们都可以放弃,成为寒门但是终有崛起之机。

    当然,惩罚严峻,然而奖赏审配自然也为河北之地的一众世家豪强从许安的口中得到了准确的信息。

    世家豪强为什么是世家豪强,并非是因为他们永远土地,也并非是因为他们的宗族庞大,而是在于其拥有权力,拥有受教育和为官的权力,这一权力是原本普通的平民不可能拥有的权力。

    审配拿出来作为交换的就是为官和受教育的权力,保证太平道能够一视同仁,允许河北之地一众世家豪强的子弟也能够进入郡学、县学(蒙学)之中,甚至是升任国学。

    这其实是太平道内民众基本的权力,无论是出身于世家、还是出身于平民,都能接受教育。

    许安并没有打算将旧世家豪强全部一股脑儿的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中,但是河北的一众世家豪强却是对这件事并不知情,审配利用的便是这一信息差。

    能够拥有为官的权力,虽然需要经过考试,但是还是让一众世家豪强感到了欣喜若狂。

    作为世家豪强,他们很多人其实都看不起那些在田地里面终日劳作的农户。

    在他们看来,那些人就算能够接受教育,但是那有如何?

    他们不过是一群愚昧无知的乡民罢了,甚至连人都算不上,让他们接受教育,最后能够考过试验的也不过是他们这些世家豪强的子弟。

    恩威并行之下,在明军强大的军事实力之下,到八月之时,冀州、幽州、青州三州之地在名义之上已经是全部归附于太平道,归于明庭的统治之下。

    下曲阳府衙,许安端坐于首座,听着审配的禀报,许安的眼眸之中的杀气也是越发的加重。

    甄氏的财富远远超过了许安的想象,河北富庶,又以甄氏最富,真不是冀州的一句传言,而是真实的事情。

    甄氏上交了不少的财财和田产,但是鹰狼卫在审配的提点之下暗中去探查,发现了甄氏隐藏的一处地窖,地窖之中是一又一个银铸的大银瓜,整个地窖贮藏的银瓜经过粗略的估算,甚至比太行山中一座中型银矿一年开采出来的白银还要多上数分。

    而这里还只是甄氏的其中一座地窖,不过其九牛一毛。

    许安突然想起他后世看到过的一句话。

    “无极甄氏称豪族,惯看盛衰八百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