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官商、开海

    第八百一十一章:官商、开海 (第2/3页)

,又因为起身有些急了,一下站起身来,眼前不由一黑,一个踉跄差点摔在了地上。

    “小心。”

    最后还是郝昭伸手扶了他一把,甄俨才没有跌倒在地。

    “多谢援手。”

    甄俨感激的道了一声谢,重新平复了一下气息,这才迈步向着房舍之中走去。

    “甄俨,拜见道君。”

    走入房舍之中,甄俨再度跪倒在地,先行了一礼。

    “我太平道没有跪礼,免礼。”

    许安合上了手中的书册,目光也落在刚刚走入房舍之中的甄俨身上。

    邺城府衙现在成为了许安新的办公之地,毕竟河北之地初平,还有很多的善后的工作要做。

    至于邺城的皇宫现在则是已经被封闭,正在进行简单的改建,许安准备将部分部门的分部搬迁到邺城来,准备将邺城暂时作为陪都使用。

    长安城都城的地位并不会被动摇,长安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以长安为都城,可以更好的控制西域和北疆,对南部也能够有足够的控制力,唐帝国疆域空前的广阔,长安城作为都城起了不小的作用。

    不过现在的话,许安还是要暂时将中心移动到邺城。

    毕竟现在还未有平定的州郡都是在东南部,长安城距离这些地方确实有些鞭长莫及。

    “坐吧。”

    许安抬起手指了指一旁的坐椅。

    这里是陈设已经被更改,原本应有的坐席之类,都被改成了更为方便的坐椅。

    “诺。”

    甄俨看着房舍之中截然不同的陈设,有些惊诧,但是脸上并没有表露出来,他应了一声诺后,依言坐在了一张椅子之上。

    不过他并没有坐满,只是坐在椅边,身躯微向前倾,头颅低垂,显得十分小心。

    “官商的文牒,我可以给你,但是成为官商条件,还有需尽的义务你应该很清楚吧?”

    许安放下了手中的文册,看着小心的坐在椅子之上的甄俨。

    甄氏实际上只是他想要杀鸡儆猴,用以威慑一众心怀侥幸的河北之地豪强世家的例子。

    本来他没有其他的打算,但是情况出乎他的意料,甄氏居然献出了密库之中的财物,为了换取不举家北迁的承诺,而甄氏还想要成为太平道的官商。

    官商,顾名思义,就是拥有官方背景,被官方承认的商贾。

    官商的好处有很多,最主要的便是获取官方的通关文牒,挂上明庭官商的旗帜,在西域、北疆、南蛮等地行商多有便利。

    在漫长的商路之上,不可避免会出现山贼、马匪等等的威胁,受制于现实的条件,这些马匪山贼自然不可能彻底的消失。

    虽然明军会保护商路,但是商路漫长,自然是完全无法避免威胁的出现,普通的行商需要自负一定的风险,而获取官商的凭证则是能够将威胁降低到最小。

    因为官商有资格购买一部分的军用武备用来防御,甚至是拥有少量的盔甲。

    最为重要的是,任何攻击明庭官商的盗匪,都将会被视作向明庭直接宣战,明军将会不惜一切代价将其剿灭。

    这一点在西域和北疆人尽皆知,西域丝绸之路通商已经有一些时日,至今没有出现一起明廷官商被袭击的事件,明庭官商的商队也曾经遇到过马匪,但是那些马匪一看到官商的旗帜便远远的避开了。

    在北疆倒是发生过一起鲜卑人袭击明庭官方商队的事件,而结果是参与劫掠的整个鲜卑部族中人不是斩杀便是被送去劳改。

    随着明庭实力的逐渐壮大,又有前车之鉴,现在根本没有人敢锊明军的虎须。

    第二,便是能够合法的买卖专营的货物,比如铜铁、盐业、茶马、丝绸、皮草、铸银,还有一些明庭官坊的商品,甚至是武器盔甲。

    当然有好处自然也有义务。

    在战争时期,官商需要为朝廷运送军粮、军备等各种军需物资,还需要缴纳大量的税收,税收比起普通的商人要缴纳的更多。

    所有官商直接归属户中书府直辖,受中书府节制。

    成为官商之后,其宗族之中不允许进入户部、吏部、中书府任官,同时也不能在地方担任主官,只能作为从官,且不能掌管一切同钱粮有关的事务,为的便是尽可能的避免以权谋私的情况出现。

    “所需承担的义务,我等俱已知晓,所有义务我甄氏皆愿意承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