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医学发展,内外两科

    第九百零六章:医学发展,内外两科 (第2/3页)

稍安,看到阎忠精神好了些许,他悬着的心也放下来了一些。

    阎忠坚持要随军南征,一路的长途跋涉,让许安尤为担心其境况。

    当初华佗身兼多职在长安根本走不开,新开的医学院,编纂医学书籍,开创新科一堆事挤压成山,最后只能是让他的弟子樊阿随军照看阎忠。

    医学院所开创的新科,正是外科。

    华佗研发的麻沸散确实有用,但确实是没有后世技术成熟的麻醉剂有效,不过两者直接相隔的上千年,自然是不能这样相比。

    不过在如今这个时代,这却是极为超前外科技术。

    后来华佗终于是抽身于繁忙的事务之中,而战事也已经尘埃落定,于是许安立即派遣了一支骑兵护卫着华佗南下陈都照看阎忠。

    “华先生没有来吗?”

    华佗和阎忠两人虽然一个是医生,一个是谋士,但是两人却是意外谈得来。

    《这个明星很想退休》

    华佗昔日作为游方医者四处行医,而阎忠年轻之时也曾任侠走遍了四方。

    两人一般都是在一起出现,今天阎忠是和贾诩一起到来,却是没有看到华佗,所以许安有此一问。

    “他这几天都在和另一名在南阳郡遇到的一名名医聚在一起,似乎是在讨论关于医学之上的问题,这几天两人相谈颇欢,自然不好去打扰他……”

    谈好华佗,阎忠先是一笑准备解释,但是他有些记不清了之前所听到的内容,他面露思索,回忆着之前的事情。

    “对了,他门两人好像都准备出书,那个……”

    华佗准备出书的事情,许安还算是比较清楚,华佗早年就一直在编写一本医书,当时还向他要了不少的纸张,名为《青囊书》

    “阎公可知和华先生在一起的那位名医叫什么名字?”

    “那位名医的名字我有些忘记了……”

    阎忠摇了摇头,他尝试着去回忆,但是如今的记忆却是大不如以前了。

    “不过那医生要出的书,书名我倒是记得。”

    “应当是叫做《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许安眼神勐然一凛,脱口而出。

    “张仲景!”

    南阳郡、名医、伤寒杂病论

    阎忠和贾诩两人俱是一惊,听到这本书的名字,许安居然意外的出现了失态。

    “对,那人的名字确实叫做张仲景。”

    阎忠眉毛微挑,疑惑的看向许安,许安对于华佗的情况一无所知,为什么他能够根据一本书的书名确定作者是谁。

    对于张仲景和华佗的交谈,他记得还算清楚,那本叫做《伤寒杂病论》的书还没有出版问世,书稿好像都还被张仲景放在南阳郡的家中。

    贾诩眼神微动,同样看向许安,不过他的面上却是没有任何的表情。

    “此前鹰狼卫说过南阳郡有一位擅长治疗伤寒的名医,我有所耳闻,听到书名才敢确信。”

    许安注意到了阎忠的神色,当下解释道。

    反正大部分的事情他都可以推给鹰狼卫,这是他掌握出来的规律。

    如果还是解释不清楚,那就是黄天的安排。

    “此人乃是大才,若是能够请入医学院中,必然能够推动医学进步。”

    许安心中激荡,两位东汉末年的名医如今尽在迟尺。

    华佗擅长外科,而张仲景擅长内科,一内一外,正好补足了所有缺憾。

    后世中医的没落,很大程度是因为战乱的影响和家学的固有观念。

    原本的时空之中,华佗所着的《青囊书》就是因为战乱的影响而失传于世间,华佗本人也被曹操所杀。

    据史书记载,张仲景的着述除《伤寒杂病论》外,还有《辨伤寒》十卷、《评病药方》一卷、《疗妇人方》二卷、《五藏论》一卷、《口齿论》一卷,可惜都因为战乱还有其他的原因早已散失不存。

    若是能够招募张仲景入医学院,发行医术于天下,储存于其书阁之间,副本万千,再无失传之危险。

    “阎公,可否为我引荐一二?”

    许安双手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