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北逐匈奴

    第三百一十七章:北逐匈奴 (第2/3页)

的旌旗,就此飘扬在了匈奴王庭的上空。

    虽然俘虏了大量的匈奴人,还有牛羊牲畜。

    但是许安的脸上并没有多少得胜的喜悦。

    因为,匈奴的主力已经遁走。

    须卜赶在黄巾军到来之前,带着大部分的匈奴人已经逃走。

    黄巾军追丢了敌人。

    如何在草原上作战的经验,索敌的办法并没有人可以教给许安。

    而汉帝国自从熹平六年(177年)和鲜卑人作战失败后,损失了大批经验丰富,善战的将校,就此丢失了出塞的勇气。

    那些归顺在许安麾下的将校,基本都是没有任何出塞作战经验的年轻一辈。

    没有多少塞外作战的经验。

    匈奴人故意布下的疑阵更是扰乱了许安的思绪。

    不过匈奴人逃窜的大致方向,许安还是清楚。

    如果匈奴部众没有想着想歼灭四路军队中的其中一支,那么他们只有往一条路而去。

    那就是并州的西北部——朔方郡。

    凉州军进击的路线是从上郡的北部切入,徐晃军则是按着预定计划攻取云中郡,隔断匈奴东撤的意图。

    上谷乌桓也在黄巾军进攻后的数天后,对五原郡的匈奴人发起了猛攻,五原郡北部的地区,还有匈奴的部众都已经被上谷乌桓击溃。

    人算终究是不如天算。

    许安制定的四面张网、八方合围之计,还是让匈奴人抓住了其中的一线生机。

    朔方郡,就是这个计策唯一薄弱的地方。

    朔方郡的北部是鲜卑人的地盘,而许安和鲜卑人根本没有任何联系。

    上谷的乌桓和凉州军都不愿意作为匈奴的第一攻击目标,这样使得他们都选择了拖延时间,在黄巾军发起攻击后,这才继续进军。

    而后果就是让匈奴从其中的缝隙跑了出去。

    不过,这也在许安的预料之中。

    阎忠和许安早就商议过这件事。

    困兽犹斗,更何况是灭族的危急,兔子急了还会咬人,更何况控弦之士十数万的南匈奴部。

    实际上,凉州军和上谷乌桓不会尽心尽力也是在常理之中。

    消灭南匈奴对凉州军并没有什么好处,他们只需要占据了并州的部分地盘,就可以有地方与黄巾军可以教义。

    没必要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