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长安乱 第六十一章 尘埃终有落定时

    第一卷 长安乱 第六十一章 尘埃终有落定时 (第2/3页)

来接引的西宫行走仲礼期,二人算有一面之缘,没想到他还记得自己。

    杨熙当下便拱手作揖,与他闲话几句,突然想起此人素在宫中行走,当知道尹墨郡主的行踪,便出言询问。

    仲礼期见过杨熙与尹墨郡主两下谈话,知道他们本就认识,于是也不疑有他,道:“尹墨郡主只在长信宫偏殿居住,时时随侍太后左右,也有时会到椒房宫与皇后娘娘请安。但是郡主有时也会出宫去,我就不知道她去哪里了。我在西宫当值,两日之内总能见她一回。”

    杨熙大喜道:“那仲礼兄是否可以帮我传递个信息?”

    仲礼期自无不允,从腰间掏出一截绢册,从密封的竹筒中抽出一支狼毫,道:“杨公子便在册上写罢,我见了郡主便呈给她便是。”

    杨熙拿过绢册,略一思索,写下“勿要为外人道”这几个字,便将绢册交给仲礼期,千恩万谢而去。

    仲礼期见着杨熙写下这行字,心中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这杨公子与那貌美如花的尹墨郡主如此言语亲密,想来这少年少女之间,必是那种说不得的关系了。这少年真是深藏不露,让人刮目相看。

    却说杨熙如往常一样去太学上学,待到散学之时,丹夫子突然找到杨熙,道:“熙儿,明日我有事要去中山王府上,你便不必来太学上学了,若是在家闷了,却可去我府上,与青儿一起研习些经书,等我回来。”

    杨熙精神一震,心中顿时大喜。他自那天太学祭祀之后,便再也没有见过丹青小姐,此时丹夫子竟让他到府上与青儿小姐一起读书,让他怎能不又惊又喜?

    但他看丹夫子脸上,似有化不开的忧愁之色,便出言问道:“先生在忧愁什么?能否说出来,让弟子替您分忧。”

    丹夫子叹道:“明日天子驾临明堂,大开郊祀,却只携定陶王一并前往,怕是......”

    他一句话没有说完,但杨熙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天子与定陶王同去郊祀,祭拜天地,这说明争嗣之事已经有了结果,天子必然是意属定陶王了,那中山王怎能不如坐针毡?

    但是在杨熙看来,中山王此时召集支持他的群臣商议对策,不仅为时已晚,而且也不合时宜。此时圣心方定,若是知道自己的这个弟弟还不死心,竟召集臣属商议对策,岂不是要愤怒欲狂?这些与会的臣子,怕是也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念及此处,杨熙嗫嚅道:“先生...您明日就不能找个理由,不去赴会么?”

    丹夫子又叹一声,摇了摇头,自顾转头去了。

    杨熙心中大急,连忙赶回家中,只待先生归来,让他拿个主意。但是今日不知为何,看看日头降下,月亮升起,先生却迟迟不归,直等得杨熙如热锅上的蚂蚁。

    时间渐渐快到半夜,外头终于传来车马声响,若虚先生从外走来,脸上神色看来颇为凝重。

    杨熙赶紧迎上,对若虚先生说了明日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