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J31H的故事(1)

    第四章 J31H的故事(1) (第1/3页)

    #该人物情节与技术数据是作者编撰出来,切莫对号!

    穿透的J31H穿透后返航,经过海岛北部上空的高速的冲刺后,油料已经消耗了近半,在惯性导航,机载雷达,塔康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综合导航下飞到了距离航母的100海里的舰队管制区,进入该区域后进行识别标定,防止防空火力误判误射,进入60海里航母管制区,由航母空管中心负责协调航母航向与航速,15海里是航母塔台管制区,由塔台指挥着舰。

    J31编队是四位数编号,由编队长机开始呼叫航母管制中心报告编队信息:

     舰载机“1-8舰,1-8舰,我是编队长机1-3-2-5号,任务执行完毕,1-3-2-6,1-3-2-7,1-3-3-0号申请着舰,申请着舰,编队航速450节,航母方位095,距离60海里,高度1500米,最低油量3200公斤,

     航母管制中心“收到1-3-2-6号申请,允许着舰,1-8号舰开始入迎风航向175,航速25节,能见度8海里,250节航速,高度1000米,速度250节进入等待航线”,然后进入了15海里的航母管制区

     此时另外四机编队别安排在了1500米高度的等待航线,在天上转圈圈。

     当编队到达航母5点后部位置的时候,长机在塔台命令下向左滚转脱离,接着其他飞机依次脱离,控制飞机不要飞出塔台管制区,飞机改平后距离航母2海里,保持航速250节航速,200米高度,放下起落架,放襟翼。

     航母启动了AI人工智能的减摇系统,横摇纵摇减少了70%,便于飞机着舰

     在通过航母正侧方之前完成配平、通报着舰重量并进行着舰检查,继续下降高度着舰攻角8度。

     在航母舰岛位于为飞机3点钟位置时候,转向90度,高度100米,压30度坡度,由于有自动着舰导航系统,飞行员按照HUD上的指示图标飞行,改平,进入着舰光学辅助通道, 在003的航母上增加了激光导引系统,实现了高精度的测速和测角,而且还能够测量尾部气流场,保障飞机准确对准下滑道,着舰。

     在自动着舰系统帮助下舰载机飞行员基本上都能够钩住第二,三根阻拦索,从对准下滑到到钩住阻拦索一般耗时20秒。

    先是8架J31着陆,40分钟后个头更大的J15系列着舰,这些家伙油箱大,油料加的多,在天上多飞一会,减轻着舰重量。

    #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着舰流程已经全部自动化,保留语音人工呼叫确认是防止收到干扰或者故障条件的可靠方法。所以文章里配备了智能化的着舰导引系统,降低了着舰难度,减轻了舰载机着舰的冲击,提高飞行寿命。

    在观看着舰人群中,还有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