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成员初见面

    第33章,成员初见面 (第3/3页)

D产业和控制这个产业的上下游。

    而且更糟糕的是索尼和利物浦这些国际巨头因为拥有长期的制造和技术积累底蕴,根本不缺人才。他们正在研发和掌握这套技术,未来香江市场上可能买得到到它们的机芯元件。不过有一点非常明确,会要价非常非常高。

    而且更惋惜的是,我估摸着,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它们的全新VCD产品会冲击国内市场,就算我们买它们的机芯进行组装,也拿不到它们的最新一代技术,品质上会被压制。

    所以,这也是我今天带着大笔存款和大家见面的理由,实在是时间不等人。

    听到林义最后的俏皮话,大家在紧张的氛围中为之莞尔。

    喝了口水,看到大家放松下来,林义继续:“虽然索尼、利物浦等巨头将来会在市场上开放机芯供应,我们可以直接购买,然后搭配机壳等可以生产。

    但那样的话,成本太高,而且这个产业链的上下游都掌控在它们手里,由此大额利润也最终会进入他们口袋。”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可怕地是,如果我们的产品和它们形成竞争,它们在源头就可以掐死我们。”

    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也是后来很多国内大品牌之殇,并且在激烈的价格战中,由于利润低微或者亏本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而索尼和利物浦这些机芯供应商却在为国内这些厂家供货中,挣得大头利润。

    根据前生在BBk供职的日子里,林义知道97年之前,国内制造商利用这些核心元件组装影碟机的成本大约为每台两千多元。由此可以想象索尼等境外巨头在核心元件上挣了多少。

    接下来,林义和众人在拆解VCD过程中,也是根据现实和记忆结合,滔滔不绝的引导众人。

    这几人果然是技术狂,当把VCD拆开的时候,竟然就在大厅里开始分析,讨论,研究起来。

    经过长达八个小时的讨论,几人综合林义的要求,得出了一个结论。

    一是,如果要在短时间内组装出VCD并不难,只要有解码芯片和机芯等核心组件,小半天内就可以组装出第一台样机。

    当技术熟练后,马上可以进行快速量化生产。

    “如果要自己掌握光头、伺服系统和控制系统技术,需要多久?”

    这才是林义需要掌握的技术,不然在VCD领域前期再辉煌也容易一夜塌方。

    就像后世的爱多等品牌一样,前期在占领市场的时候,犹如秋风扫落叶,轻松挤进十强之烈。但后来名字都听不到了。

    “给我的话需要一年半时间。”

    就在林义提出这个刁钻问题的时候,一直表现的比较沉默的陆远表态了。

    一年半啊。说句老实话,林义听到这个时间还是比较惊讶的,看来这人对自己的技术信心很足,不过却不是林义想要的,时间太长了。

    因为明年就是VCD开始发力的一年,也是这个产品最暴利、最蛮荒、最混乱、最容易塑造品牌的一年,抓住机会了,可以快速帮林义完成原始积累。

    虽然后世很多大牌品也不缺乏后来居上的例子,但那时候已经错过了黄金时间。

    至于芯片,林义此时短时间内不敢报太大希望,虽然这种芯片在整个电子电器芯片领域技术并不复杂,但也不是想要研究就能成功的。

    三年开发出VCD自主芯片,这是林义给自己和团队的心理期望值。

    吃过晚餐,几人又凑到了一起,分析出了下一步该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