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二章 辽水长歌

    第二零二章 辽水长歌 (第1/3页)

    初冬的辽河,较之夏天,河面宽度窄了许多。呼啸的北风从辽河北岸袭来,吹在身上,一阵阵冰冷刺骨。

    辽河渡口码头,孙朝琨忐忑不安地站在岸边,拿着望远镜,观察着两里地外,兴茂福码头的一举一动。

    根据前一天晚上,他和徐晓蕾耿直一起制定的计划,龙骨展示区枪响十分钟后,抗联停泊在渡口码头,装满炸药三条小渔船,将全速冲向关东军的给养船。装船之前,引爆炸药,一举炸毁关东军的生化武器。

    昨晚,徐晓蕾和耿直走后,孙朝琨通过营川城外的电台,与上级组织进行联络。上级组织同意徐晓蕾和耿直炸毁给养船的首选方案,之前制定的强攻火车货运站计划将作为备用方案。如果首选方案未能按计划完成,则启用备用方案,强攻火车货运站。

    不过,孙朝琨心里十分清楚,成败在此一役,如果在兴茂福码头无法炸毁关东军给养船,想在火车货运站摧毁生化武器的可能性,几乎毫无可能。

    第二天,孙朝琨经历了最为忙碌和紧张的一天。

    一早,孙掌柜便易了容,乔装打扮,以生病的理由离开了红光理发店。通过抗联自己的联络方式,将潜入到营川城的抗联主要负责人召集到一起,到老爷阁后身的秘密联络点开会。

    孙掌柜开门见山,布置起任务

    王大壮的侦查班十多个人战士,加上外围三十多名抗联战士全部配备缴获来的日式武器,全力协助耿直假冒关东军,佯攻龙骨展示区;

    十多名抗联战士,晚上十点钟,趁着夜色,用最短时间控制住渡口码头,要做的悄无声息,不能惊动外人;

    控制住渡口码头后,三条船、每条船四人,十二名抗联战士组成敢死队,将准备好的炸药搬到渡口码头停泊的小渔船上,枪响之后,这十二名战士驾驶渔船进入辽河水面;

    最后要做的,就是要设法关掉码头上的照明灯。只有关掉码头上的照明灯,水面一片黑暗,炸毁给养船的计划,才有可能成功。

    这时,孙朝琨想到了一个人,也许,只有这个人才有办法把岸上的照明灯关掉。如果他也关不掉照明灯的话,那这三条渔船只能争取躲过敌人的火力封锁,强行撞击给养船了。

    夜幕降临,几路人马按照布置的计划各就各位。

    方案进行的还算顺利,王大壮顺利地与耿直会和,抗联战士也顺利地控制住了渡口码头。二十多人没用多大会儿功夫,便将炸药搬到三艘小渔船上。孙朝琨安排战士将准备好的柴油加到渔船动力泵的油箱里,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着时机,开足马力,全力撞向给养船。

    孙朝琨看着三条船上的十二名战士,心中百感交集。他清楚,这次行动,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这十二名战士都是抗联的顶梁柱,最大的三十,最小的只有十七岁,还几个都还没有成家。敢死队的抗联战士,他们自己心里也都清楚,此次一去,是九死一生,可即便如此,每个战士都面无惧色,视死如归。

    孙朝琨心头一酸,险些落泪。他真的想和这些战士搭乘小船,一起去完成这艰巨的任务。可是他清楚,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要去做,现在只能期盼奇迹,敢死队的战友们能平安归来。

    就在这时,龙骨展示区方向传来了零星的枪声,随着时间的推移,枪声越来越大。

    孙朝琨心中一振,他知道,耿直佯攻龙骨展示区的计划开始实施了。想到这里,孙朝琨右手一挥,船上战士见状,拉动船上的马达,三条小渔船飞快地向兴茂福码头驶去。

    兴茂福码头,此时是一片混乱。

    滨崎少佐和藤野中尉从海关监管库中走出来,听见龙骨展示区方向的枪声愈发激烈,心中登时慌乱起来。根据枪声判断,龙骨展示区的战斗已经十分激烈,人员死伤已经在所难免。要是因为自己抢夺海军的龙骨而发生了内斗,远东司令部定会追责下来,到那时,将自身难保。想到这里,滨崎和藤野愈发胆寒起来。

    滨崎少佐向码头望了望,见给养船即将靠泊完成,便对着码头上守卫的关东军喊道“除了码头闸口守备人员,其他码头宪兵全部跟我驰援龙骨展示区,不得有误。”

    码头守卫的关东军听到滨崎少佐的命令,很快排成队列,带着武器,整齐有序地跟着滨崎少佐,向龙骨展示区开去。

    这时的兴茂福码头,一下变得空空荡荡。除十多名士兵在指挥给养船靠泊外,其他关东军宪兵都跟着滨崎和藤野,陆续离开了码头。

    三条装满炸药的渔船,沿着辽河,缓缓向关东军给养船靠近。给养船已经停靠得当,船上的悬梯也开始向岸上搭去。

    水面黑暗处,船上抗联战士拿着望远镜,向码头望去。

    码头上守卫的日本宪兵,虽然被滨崎和藤野带走。不过,码头上的探照灯却依旧明晃晃的照着,辽河水面一览无余,渔船向给养船方向靠近,定会被船上的士兵发现。如果强行装船的话,渔船很有可能被船上的水雷击沉,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