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跳蚤战

    第八十章 跳蚤战 (第1/3页)

多儿衮这话刚说完,皇太极和所有将领都以一种异样的眼神看着多儿衮。多儿衮的见解太高了,所有人在一瞬间忽然发现,他们的思想离多儿衮竟有如此大的差距!

    皇太极的眼中出现了一丝忧色。多儿衮所想,竟与他不谋而合。而多儿衮才十七岁,就能能如此高瞻远瞩,若假以时日,那还了得。

    多儿衮一眼瞧到,吓得倒吸一口凉气,是不是自己表现得太急了,反而让皇太极对自己起了戒备之心?

    这时,众将领纷纷说好,一齐赞同。只有阿敏和皇太极没作声。

    大家不约而同的看着皇太极,皇太极这时盯着多儿衮问:“多儿衮,我们直奔北京,他们必须在后追赶,你是想半路设伏消灭他们?“

    多儿衮本来有一个好计策,但是,他此时却不敢再说出来。他只好说道:“我想,我们可选可利地形,从而伏击他们。就象当年围魏救赵,齐军大败魏军一样。“多儿衮说完,众将纷纷点头,一齐认为多儿衮说得有理。

    只有皇太极哈哈大笑,多儿衮看得出,皇太极的刚才的忧心没有了。

    大家都看着皇太极,皇太极分明不赞成半路设伏的表情。代善轻声问道:“皇上,莫非你已经有了除敌的妙计?“

    皇太极站起来,一边往前走,一边看着帐两边的将领,他笑着说道:“围魏救赵固然不错,可是你们知道吗,当初魏将庞涓十分轻视齐国将领,魏国士兵也看不起齐国士兵,认为他们根本没有战斗力。而现在,明军十分清楚我军战斗力比他们强。也知我们的将领都是勇武多谋,他们对我们一定小心提防。而且袁崇焕这个人,足智多谋,而李鸿基也狡猾得象只狐狸。他们是大明本国人,对地形又熟,想找个好地形伏击他们,谈何容易。“

    “皇上的意思是。。。。”代善问。

    皇太极笑道:“多儿衮先前说得对,我们直奔北京城下,袁崇焕想用坚城阻击我们,李鸿基想骚扰我们,让他们的想法统统没用。眼下,我们攻破遵化城。“

    李鸿基得到消息,皇太极已经攻破遵化。袁崇焕带兵驻扎蓟州。想把皇太极挡在蓟州。李鸿基知道皇太极绝不会在蓟州和袁崇焕硬拼,所以几次给袁崇焕写信,告诉袁崇焕,皇太极会绕经香河,三河等地直扑通州。无奈袁崇焕以为,皇太极想攻北京,必攻下蓟州。所以,依然屯兵与此。不但如此,他还命令李鸿基马上赶赴蓟州,想凭蓟州坚城和李鸿基的火枪营,与皇太极在蓟州决一死战。

    李鸿基明知此举根本没用,哪里肯听。他一方面继续给袁崇焕写信痛陈利弊,一方面写信给崇祯皇上,让他做好守北京城准备。

    皇太极攻破遵化后,并没攻蓟州,也没有四处搜索李鸿基,大军全体开拔。向北京进发。

    李鸿基知道,如果不能阻住皇太极他们,历史必将重演。但皇太极兵力集中,约有九万多精兵,而他只有三千新兵,外加赵率教二千人,不过五千多人,如何才能挡住皇太极。

    他把这个难题交给宋献策,宋献策愁眉苦脸地说道:“公子,本来我们还找算骚扰他的粮道,但皇太极是打仗的高手,粮道无泄可击。而且他把兵力收缩成一团,他们现在如一只雄狮,我们若强行挡其去路,只怕会被这只狮子一口吃掉。”

    宋献策刚说完。赵率教和刘宗敏也一齐附合。眼下真是一点机会也没有。

    李鸿基明知是这件事千难万难,但关系到他当李自成这件大事,所以仍不甘心。他想,上一世看电影时,那么多以少胜多的例子,象赤壁大战,官渡大战,淝水之战,鄱阳湖大战。哪一战不是多寡悬殊啊。他想了半天,忽摇头叹气起来,皇太极这老小子太不象样子了,既不驻军在水草丰盛之地,也不把战马连起来。

    他妈的,难道就没有办法了不成?

    李鸿基想了一会,忽一拍手掌,大笑起来,“他皇太极是雄狮,我便做个跳蚤。我叮你个痛痒难忍,上窜下跳。最后暴怒发狂,迷失方向。”

    他叫过白柔水和何寻踪吩咐几句,二人率三百人离开,又叫过寒惊雷,吩咐几句,寒惊雷也率三百人离开。

    等这二队人马一离开,李鸿基马上率大军抄小路往香河赶。

    再说皇太极的大军共九万人,人喝马喂,光水井是绝对不够的,所以,

    大军驻扎,都选靠近河水的地方。

    这天黄昏,皇太极依然是驻扎在一个近河的地方。他派出一队人马去河边抬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