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腹背受敌

    第八十二章 腹背受敌 (第1/3页)

    第八十二章 腹背受敌

    在李鸿基和皇太极在遵化蓟州一带大战时,崇焕接到了李鸿基第一封报捷信,当他知道李鸿基已经把皇太极的人马消灭掉一万两千多人的消息后,喜不自胜。

    道大捷了,所以消息很快从宫中传出,在百姓中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半天,全北京城都知道了。爆竹声此起彼伏,茶馆酒肆都在谈论着李鸿基的火枪营。有见机快的说书先生马上赶制出李大人出兵大捷的段子,赶在茶馆里讲起来。这说书先生商机掌握得恰是时候,结果刚一开讲,茶馆立即暴满。连门窗都挤破了。

    这说书先生没法,只好把书摊搬到街上,结果整条街交通堵塞。许多达官贵人的轿子和马不得不绕道而行。

    东厂的许多探事番子连忙把民间这个消息报告曹化淳。曹化淳马上把此事报告给崇祯。崇祯最喜欢听这类的小新闻了。当即听得龙颜大悦。第二天早朝,崇祯想着,这文武百官一定赞扬声一片,赞他慧眼识英雄,乃是不世的圣主。可比秦皇汉武。一想到这,他踌躇满志,威严无比地在御案后坐下来。他让一小太监把李鸿基大胜的消息宣读。

    小太监高声念完,出乎崇祯意料的事,大臣们竟没有表现出足够的热度。周他扫视一下群臣,只有韩僙和钱龙锡微笑着点头。

    而黄道周却一付愁眉苦脸状。温体仁一付思虑重重的样子。

    高捷更是拧着眉毛,举着笏板,一付有要事要奏的样子。他还没奏事,钱龙锡出班禀奏:“皇上慧眼识英才,李鸿基果是当代周亚夫一流的将领。”

    钱龙锡的话得到一些大臣的认同。他们开始点头称赞。但赞扬声终不很热烈。稀稀楞楞的很让人泄气。崇祯本来一团高兴 ,没想到大臣们如此不凑趣。想借机大建威信的目的没达到。不由得十分恼怒。崇祯看了黄道周一眼。见黄道周在轻轻的摇头。崇焕冷哼一声问道:“黄道周,朝廷如此大捷,你不但不喜,还摇头不止,是什么意思?”

    黄道周见崇祯动问,他上前一步说道:“皇上,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臣刚才想的是我大明长久安危。李鸿基此人胸中根本没有君臣之礼,孔孟之道,又碰巧得此小胜,更会目中无人。臣担心他一旦得到重用,将来必将把祖宗法度,礼仪文化全部破坏得干干净净。”

    黄道周说完,又连连摇头。崇焕如吞个苍蝇般恶心,你个老黄头真是太可恶了,怪不得鸿基离行前对朕说那番话,敢情他在前方打仗,还真有在后面射他冷箭的。这多亏我崇祯不是昏庸无能之主,不听你胡说八道,要不然,朕岂不成了偏听偏信的燕惠王了。他冷着脸说道:“黄道周,朕用李鸿基只用其长,不用其短,朕非昏庸之主,哪见得一用李鸿基,就把祖宗法度,礼仪文化破坏干干净净了?”

    黄道周还没说话,高捷忽站了出来:“皇上,臣有一事觉得奇怪,想奏明皇上。据臣所知,新建的火器营只建申甫的火车和火炮。从没听说有什么先进的火枪。可是,火器营这次出征,确以一种极先进的火枪取胜。事后臣打听申甫,申甫说他从没发明过什么火枪。在火器营离京前,也根本没有人见过什么火枪。而且据臣打探,火器营所有士兵全是陕西灾民,他们暗地里都奉李鸿基为主。眼中根本没有什么朝廷皇上。因此,臣怀疑,李鸿基根本就是居心叵测。另有企图。”

    高捷的话恰是一重磅炸弹,炸得满朝文武,连带崇祯都惊愕不已。崇祯重新拿起奏章。果见李鸿基的奏章中竟有火枪的字样,崇祯一团高兴顿时化为满腔疑问。这是怎么回事,李鸿基为什么瞒着他?难道他真有什么企图?难道他真是……

    他拿着几份奏章,半晌没说一句话。

    温体仁一见,马上露出会心的笑容来。

    一个御史马上说道:“李鸿基私造火枪,一定别有企图。说不定,他早不不臣之心。”

    又有一户部官员旧话重提说道:“上次他去双岛,分明就是想刺杀毛文龙将军。臣看他一定和东虏有瓜葛。说不定,连杀敌一万两千的事也是假的。是李鸿基和东虏在联合演戏。”

    “就是!就是!李鸿基狼子野心……”

    这些人一开口,整个朝堂一片讨伐之声。

    其愤慨之情,不亚于最忠心的大臣对待秦桧这样的奸贼。那劲头,真是不共戴天啊。情势再发展下去,李鸿基说不定稀里糊涂就没命了。钱龙锡顾不得冒犯众怒,出班说道:“皇上,若李鸿基是居心叵测之徒,他为何给朝廷筹集军饷。若说杀死一万两千多女真兵是假的,皇上可派人到前线查实。一查便知真相。皇上,李鸿基也许怕京城里大金耳目众多,是以对火枪的事守口如瓶。他既然能预料到皇太极会带兵入长城,也会想到制服女真的方法。依臣看,这些都可待李鸿基得胜回朝后,再详细问明。何必在李鸿基前钱杀敌,军士流血死伤之际,我们在后面怀疑不已。”

    钱龙锡的话把崇祯提醒过来。不错,眼下虽对李鸿基有怀疑,可是,其人正在前线带兵打仗,而且是打胜仗!朝中岂可从后掣肘!

    想到这,他连连点头,马上命各部商议如何战败皇太极的军队。

    大家商议一个上午,崇祯退朝回到乾清宫,禀退所有宫女太监,崇祯就开始在乾清宫转圈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