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蓟州(一)

    第八十三章 蓟州(一) (第2/3页)

基飞马而去,刑贞儿忽然泪如泉涌。她用力擦干泪水,飞马跟上李鸿基。

    李鸿基的马就要冲出瓮城时,宋献策朝白柔水和何寻踪一使眼色。两人带几百人突然从李鸿基旁边冲过去。众人把李鸿基裹在中央。

    瓮城是个很危险的地方,古代的为防止攻城敌人对城门的冲击,在城门口建有瓮城。瓮城和主城门组成一个内缩的瓮形场所。在这里,守城的士兵可从三面射击进来的敌人。所以进入瓮城的士兵遭受的攻击比在城墙下还要大。

    李鸿基走进瓮城,看了看三面环绕的城墙,及城墙上持箭站立的士兵,忽然暗笑道;“古人说请君入瓮,老子今天真是被请入瓮里了。

    他的目光闪电般在城墙上一扫。

    城门上旁的城墙上,袁崇焕抱拳大声说道:“李大人,我等候多时了。”

    李鸿基大笑着在马上说道:“袁督师,上一次咱们同破大金兵,这一次,咱们又要并肩作战了。”

    李鸿基一提战马,往城门冲去。战马在奔跑时,他时刻注意两边城墙上动静。让他宽慰的是,下面竟没射下箭来。

    李鸿基冲进了城门。心中暗道:“刚才是请君入瓮,这回是关门打……打爷了。”

    后面两千多兵鱼贯而入。在他们进来后,女真的大旗已经清晰可见。而蓟州的城门就在这一瞬间重重的降落下来。

    袁崇焕亲自下城墙迎接李鸿基。他的身后,孙祖寿紧紧跟随着。

    李鸿基见几个月不见,袁崇焕瘦了许多,眼窝下陷而发青,额头上竟有了几条深深的皱纹。但精力仍然充沛。双眼精光四射。还是当初的模样。

    按当时官场规矩,李鸿基品级比袁崇焕低,见到袁崇焕应急驱几步,上前行礼。

    可还没等李鸿基上前,袁崇焕竟抢先几步,一把拉住了李鸿基的手:“李大人,我刚得到探马消息,说你们让女真兵围上了,正想去救你们,又听到你们突围出来了,看样子,你们损失太惨重了。

    李鸿基想起死去的寒惊雷,想起失不知消息的刘宗敏和赵率教,他神色悲痛说道:人马损失两分之一,我的几个兄弟都阵亡了。连赵率教大人也凶多吉少。”

    袁崇焕听赵率教凶多吉少,他虎目含悲,竟半晌没说话。恰这时,他身后一人尖着噪子说道:“袁督师,敌人也许马上就攻城了,请督师节哀。我们还是和李大人商量着怎么守城吧。”

    袁崇焕回头瞟了此人一眼,侧过身给李鸿基介绍道:“李大人,这是监军杨公公。”

    (明朝太监监军是个成例,这帮太监们文武不通,偏历代皇上只信这些家奴。而这些太监监军时,往往仗着皇上的信任指手画脚,弄得大将进退失据。而战争胜了,这些太监先领了功劳,一旦失败,这些太监马上翻脸,奏称大将种种过失才导致这次失败。因此,太监监军一向被方面大帅深恶而痛绝,可是,却毫无办法。)

    李鸿基见这人精瘦如猴,眼珠子乱转。李鸿基过目不忘,他想起此在北京皇宫时见过此人。好像叫杨春。

    李鸿基记得曾打听过,袁崇焕的监军叫纪用,为什么这监军又成了杨春了?一念至此,他忽心中一凛,这人就是来下旨杀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