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惊变

    第九十九章 惊变 (第1/3页)

    第九十九章 惊变

    他突然失去了理智。他大喊大叫曹化淳:““快,快宣内阁和六部官员马上来见朕。快!”

    崇祯的慌张失态把曹化淳吓个半死,三步并两步,连滚带爬出了乾清宫,这时天色已黑,要召集各部官员,想一一通知就得一个时辰后才能到齐。曹化淳知道兹事体大,皇上已经没有主见,他忙命小太监去午门敲朝钟。因女真兵围城,城内一切娱乐活动都停了,每条街上,刚一天黑,就一个闲人也没有了。所以,这钟声在黑暗,寂静的京城中便显得格外惊心。自明朝成立以来,除非特大事件,边关遇警,很少敲响朝钟,万历以来,更是头一次敲响朝钟。这声音在北京城内引起了极大恐慌,每个人都不约而同的跑出屋外,互相打听问:“女真人入城了?”

    许多官员忽想起了靖康之乱,想当初,大金国把宋朝的徽钦两帝带到北方,大多官员也都抓走,受尽了屈辱,受尽了折磨。难道,历史再次上演了这一幕?

    这些混乱,在宫里用力敲钟的曹化淳是不知道的,因为他太慌乱了,刚才扬春带回的消息把他的魂都快吓丢了,上次因推背图的事,他就受到极大的牵连,几乎因此而丢了东厂提督的位罪。这一次,如果李鸿基真降了敌,将来 追究起责任来,他怕来命也保不住了。

    脑海中忽想起以前的一件事来,上次田弘遇的宴会后,李鸿基在朝堂大发厥词后,温体仁来忽送他一盆名贵的花,在送花的时候,温体仁若有意若无意地说道:“弟养花颇有心得,养一盆好花,自己看着怡情,闻着舒服。别人看了都觉得赏心悦目,可是,前几日,我不小心养了盆仙人掌,这种东西别看从远看翠绿可爱,可是,它满身是刺,一不小心就被它刺伤了手指。要是刺伤自己也还罢了,若哪天家里来了贵人,伤了贵人,就不是伤手指这么简单了。所以,像这种浑身带刺,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花,弟决定以后不养了。”

    当初温体仁说这些话时,曹化淳知道他分明指的是李鸿基。可是,当初自己就像个赌徒,总觉得自己在李鸿基身上下了狠注,还没收回本,不忍放弃,所以,在上次满朝都攻击李鸿基的时候,只有他比较观望,所以最后对他十分不利。而这一次,李鸿基如果降敌,自己可真是连本带利全赔个精光了。

    曹化淳敲完朝钟,扔下鼓槌就往乾清宫跑。他想着,最好趁朝臣们没来之前,向崇祯汇报一些李鸿基要造反的传言,这样,一会即使有朝臣攻击他,他也有了退身之步。可是,现在再说李鸿基的坏话会不会太晚了,皇上会不会把他看成投机取巧的小人。

    这样胡思乱想,脚步都踉跄了。穿过三大殿,前面就是乾清宫了。曹化淳忽看见内阁首辅韩僙,次辅钱龙锡,兵部尚书梁庭栋,礼部侍郎温体仁等匆忙朝乾清宫赶来。

    曹化淳大吃一惊,这些人为什么之么快就到了?难道说他们早就赶往皇宫了,这北京城发生什么大事了?

    曹化淳急行几处,赶到众官员的后面,韩僙钱龙锡等回头看了他一眼,很平淡地打了个招呼。自顾往进宫去了。曹化淳张了张嘴,他本想打探些消息,但见这些人这样冷落他,他又犹豫了,脑中忽闪过一个念头,现在绝不能让这些人看出自己的慌态来。

    否则,自己真的就完了。

    韩僙等走了很快,温体仁却慢了下来。等韩僙转过一个弯,温体仁见左右无人,他凑到曹化淳的身边轻声说道:“曹公公,刚才,在城墙上抓到一个散布流言的士兵,这人鼓动大家不要守城,要大家等女真兵进攻时,往天上放空箭,他还说,只要大家听他的,他可以每人发一个布条,等女真兵进城后,只要挂上他这个布条的人,就全家平安无事。这人被抓起来后一顿暴打后,吞出实情,原来他是李鸿基派来的,欲使守守城的士兵人心动摇。因这件事重大,所以马上报告了兵部尚书梁庭栋梁大人,梁大人马上报告了韩大人和钱大人,大家觉得事态严重,所以一齐进宫见皇上。”

    曹化淳震惊不已,李鸿基还鼓动守城士兵投降?自己这回被李鸿基连累死了。温体仁见曹化淳脸上颜色大变,他微微一笑,忽凑到曹化淳的耳边说了几句,曹化淳喜得眉开眼笑,他左右看了看,见四下无人,忙拉住温体仁的手说道:“温大人,按理说凭大人的才干,早该入主内阁了。我曹化淳一定鼎力支持大人入主内阁。”

    温体仁忙示意曹化淳轻声。两人又耳语几句。温体仁加快脚步向前走,去追韩僙等人了。曹化淳却慢了下来,刻意和温体仁拉开了距离。

    等到看不见温体仁的身影了,曹化淳才慢条斯理地往乾清宫走去。

    这时候,朝臣们也匆匆忙忙往乾清宫赶来了。刚到建极殿,崇祯忽传旨,除各部尚书外,其余官员不必鄞见了。崇祯让太监们告诉极度慌乱的朝臣,朝中本无什么大事,只是想和尚书和侍郎们商议一下军情,但传旨的太监传错了旨,错敲了朝钟。崇祯让大家回府,好好休息。

    各部官员虽满腹疑问,只得各打道回府。

    官内乱了足有两刻钟光景,才逐渐静了下来。

    曹化淳走回乾清宫,崇祯已经让里面所有太监宫女全退出来。大家都远远的候着。

    曹化淳不敢这时候进去,他站在外面,努力想听清里面的声音,可是听了半天,却听不出什么,只隐隐听得,里面好像吵了起来。开始好像一两个人在争吵,到后来,俨然分成了两派,双方争吵不休。曹化淳大敢上前几步,这时,他虽听不清里面说什么,却可以听出是谁在讲话。

    曹化淳明知仔细倾听着里面的声音,他听出,那是次辅钱龙锡和声音:钱龙锡讲了一会,声音忽被兵部尚书梁庭栋打断。因梁庭栋声音较高,曹化淳听清里面的几句“皇上,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曹化淳倾听半天,却没有温体仁的声音,仔细一想,忽然明白,温体仁在等一个最有效的时机。何况今日在场地除了内阁大臣就是六部尚书,温体仁是礼部侍郎,官职是最低的,他之所以在场,是因为他和韩僙等一起来的原因。想到这,曹化淳心里忽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这温体仁怎么知道这件事的?按理说他是礼部侍郎,这袁李叛乱的事根本不该他知道的。他是如何得知,还一起赶来了呢?

    想到这,他突然身上一震,他隐隐觉得这件事绝不是那么简单。

    乾清宫忽然静了,鸦雀无声。要不是灯光把里面大臣们的身影映出来。都让人怀疑里面是不是有人。

    曹化淳盯着窗子心道:“大家都在等皇上拿主意吗?现在该是温体仁说话的时候了,他为什么不说话?难道温体仁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