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五十八章 道法催熟

    第一卷 初临东汉末 第五十八章 道法催熟 (第2/3页)

余粮,屯田也顺利开展,只施粥,不放粮,咬咬牙,撑一撑也就过去了。”荀谌说道此处停顿了下来,他面色认真的看着刘辩继续说道:“可我担心难民数目不断的增涨,如果超出三万人,我们也支撑不下去的。”

    “我有辟谷丹!”刘辩说道。

    “炼丹也要粮食的,虽然用的不多,但这个方法治标不治本。”荀谌又停顿了一下说道:“丹药之事,殿下切不可再提,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辟谷丹。圣上下了禁丹令,殿下如果大举炼丹,事情一旦被朝廷知道了,殿下会有大麻烦。”

    “可现在灾情当前,顾不了那么多。”刘辩急声说道,他完全明白荀谌的意思,当初是他立了誓言说三年内不再炼丹,刘宏也顺着下了禁丹令,以至于让丹药风波落幕。如果现在刘辩又在炼丹,单单不说朝廷会有怎样的反应,他这一举动就是直接打了他和刘宏的脸。

    立誓又破誓,在极其注重个人名声的东汉朝来说,是极为让人看不起的举动,刘辩的名声会彻底的败坏。

    平常偶尔给予身边人一些丹药,大家可以装作无动于衷。可一旦数量庞大了,三万五万的,还是用于赈灾,虽然事情的出发点是好的,可那又能怎么样?荀谌十分可以肯定朝廷的那帮大臣肯定会有人利用这件事情来兴奋作浪。

    刘辩可是东汉嫡皇子,名声如何能坏?

    “殿下!”荀谌目光无比真切的看着刘辩,他的脸都有一些扭曲了,急了,荀谌真的急了。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不用辟谷丹就是了。”刘辩讪讪的笑了一下说道,荀谌那副着急的模样让他不得不妥协,他明白荀谌的意思,两个人心照不宣,很多事情,一个眼神就懂了。

    刘辩和荀谌的这种默契,与何安就没有。

    “那你说接下来怎么办?照现在的情形来看,来的难民数量不会少,不管有多少人,我们都得救,总不能让这些人饿死在我这里。”刘辩问道。

    “去郡太守那里借粮,再把这件事上报朝廷,顺道在河东郡、河内郡借粮。”荀谌说道。

    “辩爷刚才说了去郡太守,可我们两个都不认识路。”何安这个时候说到。

    “现在赈灾的事宜已经安置下来,用不了那么多人帮忙。让范稚带路,我和何安一道去郡太守那边。朝廷那边不用报了,郡太守所在的离石县距离受灾区域更近,要报的话,刑纪早就报了。河东、河内也不用派人去了,我们能想到了,刑纪不会想不到。”刘辩说道。

    “如果他没有想到呢?”何安问道。

    “刑纪好歹也坐了几年的西河郡太守了,这些他如果想不到的话,他还当个屁的太守!”刘辩说道。

    “可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粮食很可能支撑不了那么长时间。”荀谌说道。

    “我自有办法!”刘辩拿出一颗十全小补丹,他看向荀谌说道:“十全小补丹既然能够促进种子出芽,那么大有可能促进农作物生长以至于成熟。”

    “这又是什么道法?”荀谌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喜色,他显然就很明白刘辩的意思,屯田地上那么多大片的农作物,如果十全小补丹真的有效的话,那么就可以在短期时间内收获粮食,以至于难民的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