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环州噩耗

    第256章 环州噩耗 (第2/3页)

舆论,一时群起攻之。

    于是,出现了“英豪”耻于就学的怪象,入学者寥寥无几。不得已,范仲淹再次建言,武学“不须别立”。皇帝下诏,罢武学,改阮逸兼国子监丞。其有愿习兵书者,许于本监听读。

    “军伍腌臜,羞与之为伍矣。”韩琦叹道。

    但于飞的想法,与武学不同。学生来自军伍,不虞生源匮乏。学成后,擢升指挥使,乃是一条升迁渠道。怕是一个名额,也要为之抢破头。所以,韩琦说,未必行不通。

    “相公之虑,莫不是让利?”于飞笑道。

    “殿下果然聪慧。”韩琦哈哈大笑,“所虑者,将门掣肘也。若能仿效股权之法,让利于将门,此法可成矣。”

    当初,于飞提纯果酒,制出玉堂春。海量的暴利,让无数朝臣商贾眼红。纷纷上书,指斥皇家与民争利,极言要关停作坊。但于飞给皇后出主意,让利于文武百官,于是,群议立马消停。

    如今的玉堂春,行销天下。各家勋贵,挣的盆满钵满。

    只有让利,才能皆大欢喜。

    “若要将门不生事,让利与他又何妨?”

    于飞淡然一笑,自信满满。现在这个时代,怕是不知道,何为政治思想教育。军事指挥学院,将成为一座熔炉,什么样的材料,都会被烈火融化、淬炼、去芜存菁,打造成新的钢刀。

    只有学成毕业,才可授指挥使之职。

    这条路一开,指挥使之职,就攥在学院手里。基层武官任命,再不可能由将门把持。私相授受、挟恩图报,这些弊病,也将受到一定遏制。最起码,要到学院里淬淬火。

    那么迟早有一天,大宋武官,皆出于军事指挥学院。

    “将门直系子嗣,可免试入学。”于飞说道。

    ——————————————————————————

    又过得两日,于飞准备回京。

    他一路跑到洛阳,又从洛阳跑到商洛。这一番耽搁,时日可是不短。如今已进入八月,必须回京了。话说,他连番违旨,搁一般人身上,八条命也没了。想必回京后,少不了被责罚。

    平戎军奉旨平乱,却不能与他同行。乱兵已经打散,但郭邈山尚未抓到,差事自不算完。他们还得停在这里,等着朝廷旨意。或是回京,或是回长安大营,现在还不得而知。

    这日一大早,柳礼跑进中军,满脸喜色。

    “都使,邢况到了。”柳礼说道。

    “哦?他们也来了?”于飞一愣神儿。

    “前锋哨骑回报,邢况已过卢氏县。”柳礼说道。

    “跑的倒是不慢。”于飞嘟囔着,起身向外走。

    现在商洛,已经没有战事。邢况即便到来,也是无用。但如今,平戎军受韩琦节制,邢况的行止,得韩琦决定。没有几步,到了韩琦中军大帐。说明情况后,韩琦也是头疼。

    来吧,无用武之地,徒耗钱粮。不来,那派去哪里?

    “殿下不日回京,不能没有护卫,不如带回京去。”韩琦思忖片刻,说道。“种诂等人,也一同回去。”

    “这?”于飞倒是没想到。

    “战事已止,平戎军多有功勋,回京受赏,理所当然。”

    “多谢相公厚爱。”于飞抱拳说道。

    韩琦请功的奏折,早已送去京城。但是路途不近,等到朝廷回复,还不知到何时。平戎军先行一步,倒是无可厚非。

    于飞道谢,却是为着袁文庆之事。

    韩琦将此事,定性为袁文庆叛乱。其一干党羽,尽数捉拿,交由朝廷处置。至于低层军兵,韩琦没有追究。但是,他们毕竟参与了叛乱,不适合再留在军伍,皆解除了军籍,遣返回乡。

    对于幕后之事,丝毫没有提及。

    一则,没有铁证,入不了罪。二则,揭开此事,等于撕破脸。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刺激对方,更加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