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西北狼烟 第121章 延州走马

    第二卷 西北狼烟 第121章 延州走马 (第2/3页)

文彦博。知县抓着信的手,猛烈的抖了下,睁大了眼睛,不敢相信。

    “文相公。”知县大叫一声,冲北深深躬身,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相公恩同再造,下官必铭记于心。”

    他万万想不到,过河的人群中,还有这么一尊大神。文彦博可是河东路转运使,他的顶头上司。文彦博留下这八个字,为此事背书,等于是救了知县一命。虽调任秦州,但分量不会稍减。

    文彦博从头至尾,看到了整个过程。他很欣赏于飞的手段,但同时,心惊种家在西北的声望。一个将门手握重兵,已令朝堂忌惮。再拥有如此威望,那就不是忌惮,而是恐惧了。

    义助贫苦百姓,当然是好事。不过,这种事,当由士大夫来做,而不是将门。天下,是皇帝的,但治天下,那是士大夫的事。从立国之初,太祖赵匡胤,就定下了规矩。

    崇文抑武,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虽说永和县不争气,尽干些狗屁倒灶的事。但他却不愿看到,永和县被士大夫口诛笔伐。毕竟永和知县,那也是士大夫。何况,自己前脚离任,后脚河东就出个丑事,总是窝心。

    所以,他看透此事凶险,留下了一封书信。指点永和县,给出解决的办法。至于能领悟多少,做到什么程度,就不是他能控制了。

    ————————————————————————

    过了河就是延川地界,地形山势大变。丘陵起伏、沟壑纵横,苍凉的黄土坡,被大雪掩盖。寒风怒号,打着旋儿,从坡底直冲向上,卷起阵阵雪雾。天地之间,茫茫一片。

    渡口至延川县城,只有一条道儿。窄窄的道路,蜿蜒逶迤,在沟谷中盘旋。从高处望下来,就像一条大蟒,俯卧在大地上。那蟒头的所在,就是延川县城。

    道儿上行人不少,没有积下雪。但是化成水,渗进黄土里更糟。过往行人踩踏,道儿上泥泞一片。一脚下去,带起大片的黄泥。而且,这黄泥滑的很,稍不留意,就是一个跟头。

    从车窗望出去,道儿上泥人可不少。不时的,就有哪个脚一滑,一屁股坐在地下。更有倒霉蛋儿,直接就是趴在了地上。沾一身泥,再被冷风一吹,那个滋味,可真的不好受。

    幸好自己坐马车,这是小丫头此时的心声。她把自己裹得,像个圆滚滚的球,偏要趴在车窗上,看着路人摔跤。一惊一乍的,指给她娘亲看。尹家二姐儿,仰脸望着车顶,满头青筋。

    突的,一声沉闷的声响传来,跟打雷似的。路上行人一惊,纷纷站住脚,抬头看看天,又茫然四顾,不知从哪里传来。片刻,道上又恢复正常,继续行路。

    “像是县城方向。”贺五儿说道。

    “这里距县城,差不多十来里地呢。”山叔接话道,“能传的这么远,那声儿可不小。”

    “莫不是霹雳弹?”贺五儿惊叫一声。

    “不会吧?”几个老兵不敢确定。若真是霹雳弹,那事儿可就大了。此时,军中虽有小量的装备,但是管控极严格。非是亲信嫡系的部队,根本捞不着装备。

    小小的延川县,发生了何事,能用上霹雳弹?

    一路猜测着,到了傍晚,才算进了延川城。延川县管辖的地界很大,但县城却小的可怜。城墙低矮,不过两丈高。临街的房屋,皆是黄土夯筑,看上去,灰扑扑的很是破旧。

    城门口并无异样,街道上行人寥寥。找了客栈安顿下来,种诂派贺五儿几人,出门打听下消息。他也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